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刘备定鼎>第二十一章 枕戈待发
>

刘备道:“元直请说,备洗耳恭听!”

徐庶道:“主公,庶和孔明收到主公送来曹操铁索连船的消息后,大胆猜测周瑜很可能要用火攻。因为曹操此举会使其水步两寨全面连接,使江面犹如岸上一般,利于其步骑。但此举导致一旦水寨失守会很快殃及步军营寨。而火攻是最好的手段,到时候火一旦放起来,曹操水步骑三军必将全部溃败。”

刘备听罢道:“有理,但现在这个时节风向不太对,这把火不好放呀!”

徐庶道:“主公不必担心。孔明说过,周瑜将交战地点选在这里除了是借助此地的地利优势,很可能也要借助天时。虽然其中玄妙不知。但必定是为达成其破曹的目的。”

刘备道:“好,如此便好。只是我们该做什么?”

徐庶道:“主公,庶和孔明商量了四点。其一,若周瑜如我们所料,放火烧船。那我们便将这三千兵马,每百人一队,携带油筒、茅草等物绕到曹军撤退的路径上放火,尽可能消灭曹军。庶这次带来了带来一千精兵和大批竹油筒、火把、茅草等物。还有数百熟悉道路的土人,为我们引路。若周瑜还有其他谋略,我们就等他击败曹军水军后,再配合周瑜水陆夹击其步骑。那时候周瑜不放火,我们趁周瑜吸引曹军的注意力和大部分兵力,绕到曹军身后,借助西北风火烧曹营。”

刘备喜道:“如此甚妙。其他三点呢?”

徐庶道:“其二,曹操败退后,兵马必然要退回江陵,周瑜很可能裹挟云长、兴霸一起进围江陵。主公要及时派人告知二人,周瑜怎么说他们便怎么做,不要生事。现在不是生事的时候。”

刘备道:“这个孔明之前和我打过招呼,我有心理准备。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徐庶道:“不让云长、兴霸生事的原因是因为孙仲谋这支兵马还没有参战,一旦周公瑾对局势失去掌控,孙仲谋也可能进入荆州,那对我们便不利。所以要给周公瑾和孙仲谋错觉,他们完全掌控局势,使得他们不会全力图谋荆州。最好北上攻合肥。”

刘备道:“原来如此。”

徐庶接着道:“其三,主公在截击曹操完毕后,不要跟随周瑜,趁机回夏口。我们好根据局势商议该如何进兵。现在初步的想法是让主公去让周瑜放心,将其注意力集中在江陵与曹操留下来的大将死磕,我们坐收渔翁之利。但主公不能马上去,必须回夏口主持大局。”

刘备道:“好,这个好办,元直到时候随我一同回去。”

徐庶道:“其四主公恐怕要心痛了。放走曹操。”

刘备道:“此言何意?”

徐庶道:“这次兵败,庶和孔明商量了一下,如果发动我们现在所有了力量堵住各处,然后放火烧山,很可能能堵住曹操。可那只会便宜江东。从地位上说,曹操虽然有些不敬天子却是汉室得以延续的大功臣。我们虽然称呼其曹贼,曹操终究没有作出王莽那样出格的事,而且一旦我们杀了曹操,我们就是曹操遗臣的死敌,遗臣们会将曹操的功绩传遍天下,曹操便成为了如周公一般的社稷功臣。而我们就成为那个图谋不轨,使天下分崩如奸臣管叔、蔡叔的人物。江东到时候只会坐观曹军与我们的搏命厮杀,他们只需要两不相帮,不断蚕食土地。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对象。”

徐庶说完看着刘备的表情,刘备却并没有表现出可惜的神情,刘备平淡的道:“嗯,有道理。周公恐惧流言,这个典故我知道。其实,元直我们未必追的上曹操。和杀曹操相比,还是先占据荆州为根本为先。就不要过早暴露实力了。”

徐庶奇问道:“主公不可惜?”

刘备道:“可惜是可惜,可是总要权衡利弊,还是得到最大利益为先,先把能抓到手中的抓住。这次就便宜曹孟德了。况且,备若有一方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

徐庶道:“主公有此雄心便好。”

刘备道:“元直,有你和孔明辅佐,我刘备必然能成就霸业。”

徐庶道:“庶必竭尽全力辅佐主公。”

刘备握住徐庶手道:“元直之心,备深知。”

(这章大改了,之前忘了将刘备的准备谋划写上去。这一章本来叫火烧赤壁,被我挪拆了,挪到到下一章。)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枕戈待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