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千金谋势>第七十章 刺杀
夫人见朱倩言语之间对赵学尔尽是不满,大惊失色,赶紧劝道:“太子妃不让你们去伺候,那是体谅你们。但就算太子妃宽容,你以后在她面前也要恭敬些。”

自从姜无骄回了娘家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朱志行夫妇便十分担忧朱倩的处境。

毕竟姜无骄与朱倩同为良娣,不但资历久,而且还抚养了李继,在太子府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太子府中举足轻重的人,却在赵学尔嫁给李复书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赶回了娘家。

虽说她的罪名是忤逆李复书,但她这么多年都没忤逆过李复书,偏赵学尔一嫁给李复书,她就犯了忤逆罪,若说姜无骄被赶回娘家与赵学尔无关,他们是万万不信的。

太子府中本来有两位良娣,姜无骄一走,赵学尔之下就只有朱倩的身份最高。朱志行夫妇很是担心朱倩惹怒赵学尔,成为赵学尔下一个对付的目标。

所以朱志行夫妇便打算趁朱倩回府探亲的时候,告诫她安分守己,能不与赵学尔为敌,就不与赵学尔为敌。

他们实在不愿意朱倩步姜无骄的后尘,也被赶回了娘家。

毕竟出嫁女被赶回娘家,实在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朱倩却不知朱夫人的担心,见朱夫人为赵学尔说话,心中不悦:“我好歹是良娣,又不是管事仆人,她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目中无人。母亲要我恭敬她,岂不是要我拿热脸去贴冷屁股?”

朱倩一时生气,竟然忘记了淑女的矜持,说起了粗鲁话。

朱夫人拍了她一下,嗔道:“说什么荤话?又不是让你在她面前卑躬屈膝,只不过她如今势头正盛,让你避着她些。你想想姜承徽的下场,何必这个时候去触这个霉头呢?”

“姜承徽!?”

朱倩惊讶道:“她与太子妃有什么关系,不是因为忤逆太子才被赶回娘家的吗?”

她知道姜无骄回娘家一定不是因为所谓的“有疾”,要“静心修养”,便以为是因为忤逆李复书,被李复书不喜才赶回的娘家。

但此时听朱夫人提起赵学尔,难道姜无骄被赶回娘家竟然与赵学尔有关?

朱夫人神色莫测地道:“姜承徽是太子府中的老人,若是不知轻重的人,太子也不会把皇长孙交给她抚养。偏太子妃一进太子府,她就犯了忤逆罪,你说这件事情难道会与太子妃无关?”

与此同时,李复书的其他妃嫔在娘家也同样受到了告诫,让她们在太子府中要安分守己,且不可与赵学尔为敌。

等到下次请安日的时候,赵学尔就发现妃妾们在她面前异常地恭敬拘谨,连有几分傲慢朱倩也变得温顺乖巧。

她很是满意,心中感叹,果然过了年就大了一岁,妃妾们也更懂事听话了呀。

正月十五一过,官府开印,因为过年而暂停地各种事情又重新运转了起来。

康宁公主年前屡次设计陷害李复书和赵学尔都没能成功,反而被李复书利用得以监国的机会,在朝中权势更重,声望日隆。

长此以往,只怕她多年来在朝中积累的威势都要被他盖过去了。

所以一过完年,她就又紧锣密鼓地召集其党羽齐聚公主府,谋划着怎么对付李复书和赵学尔。

康宁公主道:“自从太子监国之后,皇上是越来越懒得理会朝政之事了,许多事情都交给了太子打理。再这样下去,只怕他还没有登基,朝政就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韩道生道:“公主说得不错,所以我们要尽快想出办法对付太子才行。”

陈令道:“四皇子已经两岁了,我们之前一直在说废太子改立四皇子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在皇上和文武大臣们面前提起过。四皇子是嫡出,由他继承皇位才是正统,若是我们在为政殿上公开提出来,说不定会有许多人认可呢?”

雷于利道:“大家都知道康宁公主和太子不对付,若是我们来提这件事情,恐怕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康宁公主与太子不和而说的气话,而忽略了四皇子本来就是皇位最正统的继承人。”

张省道:“是的,所以让四皇子取代太子的事情一定要有人说出来,但这个人却不能是我们这些人。”

众人都绞尽脑汁地想着究竟让谁去提这件事情。

这时中书侍郎王忠道:“去年的时候魏相不是还因为柳弗思的事情斥责过太子吗?魏相最是讲“礼”,而在又嫡皇子的情况下,太子以庶出的身份继承继承皇位,便是最无“礼”的事情。不如请他来说这件事情,想来他定然是愿意的。”

众人都觉得王忠的话有理。

康宁公主派家令王邦去请魏可宗,谁知王邦回来传魏可宗的话,说他政务繁忙,若是康宁公主有事,直接着人吩咐就行,他就不过来了。

康宁公主气得狠狠砸了一下扶手:“这个老匹夫!”

虽然她气愤魏可宗不给她面子,却还是得依靠魏可宗来提改立太子的事情,于是让王邦去叫她的长子去请魏可宗。心想她的儿子有爵位在身,论身份比魏可宗也不低,只要魏可宗还顾忌一丝情面,也要来康宁公主府一趟。

谁知康宁公主的长子回来,却说魏可宗去了宫中处理政务,不在府中。

康宁公主拍着桌子站起身来:“他分明就是故意在躲着我!”

但魏可宗可以躲着她,她却不能躲着魏可宗。

最后,康宁公主决定亲自出面去宫中请魏可宗。

魏可宗办公的地


状态提示:第七十章 刺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