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我真是大昏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江军的准备

现在的形势倒是与历史上差不多,后金在辽河以东,明军在大凌河以西,中间是一大片谁也不去占的地盘。

但广宁之败,使老奴不可能消停四年。

连毛文龙都猜测到了冬天,东虏多半会再度开战。因为战争是东虏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不打仗,他们吃什么,穿什么,又拿什么笼络蒙古诸部?

但东江军却不能等到冬天再行动,钱粮武器不断拔付,哪怕是小的军事行动,也要向朝廷证明东江军存在的价值。

毛文龙的目光停留在了满浦、昌城的位置上,有利的条件是两城靠近鸭绿江,且驻兵不多。

当然,最后的决定还要等接下来的侦察刺探的结果。而袭攻满浦、昌城,也需要东江军其他部队在别的地方作出佯动牵制。

…………………

广鹿岛。

东江军左协的训练营地。

左协参将张盘,此时正站在广鹿岛的南台山上,向着辽东半岛的大陆瞭望。

他的脚下是一座烽火台,是抗倭时所建。当年有名的望海埚大捷,据说便是此烽火台报警,使金州亮甲店的明军提前准备,全歼倭寇。

五千兵力,其中有五百多火枪兵,装备了近百架掷弹车,使张盘的信心膨胀,也将自己的作战目标盯向了早已看好的金州之地。

按照最新的侦察情报,东虏因为兵力有限,并没有沿海处处布防,而是在海岸留出了十几里宽的缓冲区域。

也就是说,象旅顺、归服堡、望海埚、黄骨岛堡等沿海堡寨,都是弃守的状态。

东虏收缩兵力,放弃海岸线,一是守不过来。其次也有引诱明军登岸深入,他们则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对明军进行打击的意图。

而且,缓冲区域还是无人区,对于东江军的渗透深入、侦察刺探,也造成了一些困难。

张盘一边向北瞭望,一边思索着占领旅顺堡后东虏的反应。如果左协有两千火枪兵,他便有极大的把握击败东虏的攻打,守住旅顺。

现在还是实力不够啊,思之再三,张盘稍感无奈地摇了摇头。

按照朝廷对东江军的武器供应速度,一个月是一千杆火枪。四个协平均分的话,就要半年才能达到张盘的要求。

但要两个协联合行动的话——

张盘眯了下眼睛,想到了驻守在石城、王家山等岛上的右协孔有德所部。

要是登镇能出动,或是毛帅再派一个协,以三协的兵力,应该能再打出一场金州大捷。

张盘吐出一口长气,收回瞭望的目光,转身却看到南面的海面上驶来了几条船,不禁笑了起来,迈步向山下走去。

此时,几条木帆船依次靠上码头,岛上的居民已经纷纷赶来迎接,欢声笑语响彻在码头之上。

张柱子跛着一只脚走过跳板,踏上码头。看着码头上的人群,黑脸上露出了欢畅的笑容。

作为攻破金州城的先登勇士,他被打下城墙。恰好掉在城下死去战友的遗体上,侥幸不死,却折了一条腿,黯然地离开了军伍。

得到了斩首和先登的赏赐,却不能再举枪抡刀为死去的亲人报仇,很长一段时间,张柱子的心情都是灰暗的。

他不甘心,便宁愿定居在这广鹿岛,带着组织起来的乡勇,维持岛上的治安。

这样,他能离死在辽东的亲人近一些,更想看到军队不断出击作战,替他报仇雪恨。

“张大哥,这次收获不错啊!”一个相熟的辽民百姓打着招呼,眼睛又盯上了从船上抬下的一筐筐的鲜鱼。

距广鹿岛几十里的海洋岛,拥有长山列岛最好的港湾太平湾和最高的山峰哭娘顶,还有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的“海洋岛渔场”。

“关门嘴的鱼老多啦,一网下去条挨着条。”张柱子脸上带着畅快的笑容,对迁到岛上居住的辽民,有着自然而朴实的亲近感。

一个老渔民把鱼筐放下,呵呵笑着说道:“要是有大船就好了,俺们在海上还看见鲸鱼呢!那可真是大呀,捕上来的话可够全岛上的人吃。”

“张大爷,你又吹牛骗人。”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凑过来的英子笑着说道:“再大也是鱼嘛,岛上有多少人,要分的话就能吃到一口吧?”

老渔民不以为意,伸手点了点英子,笑道:“你这丫头没见识过,自然是不晓得。那鲸鱼啊,比这渔船都大,一头就能撞翻渔船。”

英子撇嘴,转向张柱子问道:“张大哥,真有那么大的鱼嘛?”

张柱子点了点头,说道:“俺也是第一次看见,也没敢靠近,但那鱼真的很大。”

海洋岛是我国北温带寒流交汇的水域,既是海珍品生存的好地方,又是我国重要的捕鲸基地。

有时能在海上巧遇鲸群,那洁白的水柱冲出海面,珠沫飞溅,在阳光的闪射下,色彩变幻,称为长山列岛奇景之一。

英子眨着大眼睛,觉得不可思议。鱼嘛,比船还大,那不成精了?

在姑娘的印象中,既然是鱼,再大又能有多惊人?她看过最大的也不过跟人差不多,凭她的力气,应该能抱得动。

所以,英子觉得人们在逗她,故意这么说,也就并没在意。

“张大人过来了。”有人出声提醒着。

张盘带着几个亲兵大步而来,对着人们和熙地笑着,没有什么架子,连连打着招呼。

看着张盘和亲兵所穿的军服,张柱子眼中闪过几丝黯然,上前躬身施礼道:“见过张大人。”

张盘伸手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江军的准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