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我真是大昏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中央储备粮直属库?!

户部尚书李起元拱手奏道:“户部已做好在即墨青岛湾(青岛)、崇明(上海)、明州(宁波)、厦门、广州开市舶司的准备,所派官员可即刻启程。”

朱由校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普通货物进出口贸易的税率便暂按两成收取,生丝、丝绸、瓷器、茶叶、白糖、棉布的出口税率为五成。”

这个税率在朱由校看来并不算高,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可是全世界的俏销货,运至欧洲就是数倍的利润。

而且,这是大明能够保持垄断地位的拳头商品,不使劲收税,那不是傻了吗?

除了商品出口税外,还有引税(出口资格证)、船税(出口税)等,和以前差不多,但收取的力度并不一样。

不管走私多猖獗,开放海禁,增加海关,都是势在必行。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总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的。

何况,朱由校还有后招儿,会逐步开始施行。

比如控制主要出口商品的产地,收购商采取官府授牌制,或者收取抵押金。

若是海贸,在哪个海关出口,便在哪个海关交税拿证明;若是内销,也要在运到后向地方官府报备。拿着回执证明,就能继续领牌,或是取回抵押金。

这与后世的粮食收购证是一个道理,只有在内地有家有业的商人才授牌,或者你就不要抵押金铁了心走私。

这样一来,就差不多能从源头上控制住走私。

当然,不管是什么手段,走私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后世那么厉害的缉私手段,那么先进的装备,还有铤而走险的呢!

而实行并完善商品落地报备制度,还能更好的收取商税,为完全取消钞关而打下基础。

李起元已经与皇帝仔细商议过,见皇帝作了最后决定,便又有些犹豫地问起了另一件事情。

一条鞭法虽有弊病,但折银收取确实方便了官府。改收实物的话,运输仓储等环节不好掌握,很麻烦。

“是朕没交代清楚。”朱由校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此政策暂时只在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实行,各地所收粮食不必解送,每州建粮食储备库,就地贮存。”

停顿了一下,见李起元等人面露疑惑,朱由校又补充道:“储粮备荒备灾,非常必要。”

若是备荒备灾,倒也可行。李起元沉吟了一下,说道:“依臣所见,亦可严格整顿,使各地预备仓恢复作用。”

明太祖洪武三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遂为定制,取代了常平仓。

但到了明末,这些制度和政策只是名存实亡,备荒救灾系统不仅瘫痪,还成为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生财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李起元看了一眼吏部尚书陶朗先,补充道:“预备仓或可责成官员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并定仓谷籴粜之法,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出息。如遇灾荒,即以赈济。”

陶朗先知道李起元的意思,拱手奏道:“万岁,微臣以为由户部派员专管为好,不隶地方官,直报户部更为方便准确。”

中央储保浚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颌首赞同,说道:“户部的机构还是不够细划,不够明晰。朕看,便从新建国家储备粮管理司开始吧!”

李起元赶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毕自肃拱手道:“万岁,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储备粮管理司,也应纳入各道巡察御史的监察范围。”

“纠察百官、提督各道,本就是都察院之责嘛!”朱由校说道:“但毕卿要集中力量,先从京债、漕运等贪腐重灾区入手,以儆效尤。”

“微臣遵旨。”毕自肃心中凛然,知道皇上耳目厉害,厂卫必然已有汇报,假手于都察院,也是助其立威。

朱由校笑了笑,说道:“朕知毕卿清廉,甫至京师连个住处都没有。正好有处小宅院闲置,毕卿搬进去暂住吧!”

没说赏赐,只说闲置和暂住。能因为愤恨而绝食自杀,朱由校可是知道毕自肃那刚烈的脾气。

毕自肃刚想拒绝,却见孙承宗和李起元似乎在递眼色,他暗自苦笑,拱手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头,看似很高兴,转向徐光启问道:“徐卿,葡萄牙人的火枪如何?”

徐光启说道:“经微臣带人试射,鲁密铳不弱于葡人火枪。但葡人所携鹰铳,又名鹰扬、斑鸠铳,固然沉重,却威力甚大,可破重甲,盾车也可摧毁,实为克制建奴之利器……”

徐光启之前有过奏疏,认为后金战兵多穿重甲,鸟铳不易击穿,应该让明军士兵练习射击敌人的面部和手,或者改用鲁密铳和更大威力的火铳。

鲁密铳的威力确实比鸟铳大,设计也更科学。朱由校深以为然,批奏照准。

现在又冒出了什么鹰铳,从徐光启的描述中,朱由校猜想应该是那种用支杆的重型火枪,或者叫叉子枪吧?

按照徐光启的想法,大炮只能用于守城,野战要用轻炮和火铳。

初步计划是建立十五个精锐火器营,每营四千人,配备大炮十六位,中炮八十位,鹰铳一百门,鲁密铳一千二百门。

另外,还有炮车、粮车、手推车若干。

这样一个营得砸进去多少钱哪,盔甲战车冷兵器什么的,再加上训练到能够实战,几十万银子都打不住。

朱由校暗自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中央储备粮直属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