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虽然不痛快,但还是给张辽举行了一个气氛沉闷的欢送会。面对一脸鄙夷的兴汉众将,张辽无奈苦笑,给王博深礼拜别后,踏上返回并州的路途。

送走张辽后,兴汉军一切归于平常,王博的精力投入到兴汉城自立发展大计当中去了。

兴汉城原来就有不少工匠,都是王博费尽苦心拐到这里来的。他们大都属于民间艺人,以前全是社会地位低下,会这点技艺也是为了农闲之余,添补家用而已,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活。但是丁原送来的可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官方作坊或豪强势力中征调而来的,用前世的话说,就是专业的匠人。

这些工匠技艺娴熟,有力的补充了兴汉城的各个作坊,以前一些王博苦于所限,而无法开展的事情,也随着他们的安心参与之下迎刃而解。这不,刚来没多长时间,负责勘探矿藏的工匠,就在南面几十里处的中陵县旧址,发现了一个小规模的铁矿,矿石离地表非常近,易开采。

接到好消息的王博,当即命令苦力营开辟道路,专门用于采矿炼铁的运输。等建设完成后,兴汉城也可以自己铸造兵器和铁具了,再经过王博的指点,无论是质量和效率都提高很多。当然由于产量的限制,还是无法满足兴汉城日益增加的需求,大量的铁锭还需要从来往商队手中换得。

过年后,由于兴汉城的大量物资需求,来往的商队日益增多。鉴于商队的巨大作用,更为了鼓励商队来兴汉城的积极性,王博还专门召集各大小商队,开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座谈会,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商业的措施,并郑重承诺:兴汉城永远保障合法交易商人的利益。

凡是与兴汉军交易的物品一律不收任何税务,经此地前往云中、朔方的商队也依据所携带之物,收取少量税收。而且还为一些和兴汉军关系密切的商队,提供御胡关至雁门、代郡的沿途保护等等。

会上,王博又宣布了不少新的交易内容和方式:首先,兴汉城接受各地流民,只要商队将流民送至兴汉城,途中的一切花费都有兴汉城支付,除按人头支付费用外,还根据路途远近、流民成色等情况给予奖励。

再就是加大对铁锭、粮食的收购价格,比以前多了近一倍,而且是数量越大价格越高。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兴汉城放宽了战马的交易。来往的商队不仅可以从胡族中收购战马,还可以从兴汉军手里交易战马,只是需要控制一些数量和成色。

王博会后把王家商队的王安单独留下,并递给他一份名单。拜托他利用王氏在并、冀、幽、青等州的影响力和店铺,探访名单上所列的人物,包括其住址、现状等,越详细越好,也可以拜托其他商队或势力进行,王博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每找到一人,王博都许诺不少好处,如果能够招募到兴汉城来,那奖赏大到连王安这个久经市面的老油条,都无法拒绝的地步。

而面对王安投过来带着探寻的目光,王博只是稍微地解释道: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对兴汉城有大用的能人异士。其实就是王博根据前世记忆中,对三国名人的印象所列的。

等王安郑重地点点头以后,王博又和他商量起另一件事情来。

陈到的情报工作,在御奴关大战后也开展起来,从鲜卑送还的奴隶中,挑选了不少以前从事过各行各业的人,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对兴汉城非常忠诚,且脑袋灵活之人,已经由陈到秘密的训练了数月,到了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王博与王安商量一番后,决定以王家的名义,在并州各地郡县,陆续开设一批酒肆、家具铺,所需钱财由兴汉城出资,王家只需担任明面上的掌柜,并适当照应就行。所得利润交王家和王安各一成,但王家必须保证不干涉店铺运行,且注意保密,否则王博最后也放了狠话:如果由于王家的原因,给兴汉城造成重大损失,兴汉军会让王家从并州消失。

本来欢天喜地的王安,在看了平时以礼相待的王博,转眼间就恶狠狠的警告后,不由得一缩脖子,想要反悔却在王博似笑非笑的目光下怂了,心里暗骂:这位小爷原来是个笑面虎啊?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上了贼船啦!这要是不答应,恐怕明天就不知道死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喽!

送走各商队管事之后没几天,王博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当官经历,也是由这个时代最高统治者——汉灵帝委任的官职。

丁原并没有食言,早在去岁就同当时的豫州刺史王允,上书汉灵帝,力荐王博为定襄郡守,然而却被没收到好处的阉宦所阻。虽然灵帝听闻王博两战杀胡数万,俘虏数万,堪称自明帝以来对胡最大战绩,龙颜大悦,但在张让等人的谗言下,最后只匆匆任命了一个小小的兴汉县令,加了个散爵:“御胡侯”而已。还是只下了个诏令,并没有正式派宦官传旨,至于本应依例赏赐的数百两银子,只字未提。

圣旨到达并州的刺史府,一身正气的丁原,也没有计较王博截留他汉军骑的卑劣行为,反而还自己倒贴了数百两银子,将朝廷的旨意送达兴汉城,让王博也见识了一把大汉忠臣的风骨。

御奴关血战,经过数个月的发酵,又在来往商队的刻意渲染之下,年后即传遍大汉北方各州,大大鼓舞了并、幽、冀三州,连年遭受塞外胡虏进犯之苦的广大百姓,各郡县汉庭官吏,以及开明大族也是津津乐道。


状态提示:41.风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