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凛凛北歌>第四十三章 天下皆知君

正说着,皇后那边祭祀完毕,一众人皆到正殿。程程赶紧站起身来,把果子藏在身后,嘴里偷偷的嚼着。

又是一番拜礼,唐礼一挥手让各嫔妃散去回宫,便抬手摘下冕旒,皇后忙上前来一边帮唐礼宽衣,一边责道:“程程,祭祀典礼恭严肃整,哪能偷偷跑出去!”

程程拉着长音,重重的一声“哦”,却丝毫不在意,依旧嚼着果子。

唐礼笑道:“是朕叫她出来的。”

皇后皱眉道:“陛下不该太过宠溺程程,她现在也大了,以后若是出了阁,在这样冒冒失失的,岂不是让人笑话。”

程程最烦长姐说这个,一脸不耐烦。

皇后脸色也不太好看,继续说道:“这几日正好过年,城里热闹的很,你也别再宫里闷着了,梅家和高家的那几位公子正好和你相熟,不妨让他们带你出去转转。”

梅家和高家世代与程家交好,这几位公子也都尚未娶亲,皇后此话之意,众人自然心知肚明。

唐礼看程程一脸不高兴,只好打圆场道:“她刚来不久,让她在宫里多陪陪你。”

皇后淡淡道:“过几日便是新春了,宫里还有多少大事要忙,我可没功夫管她。”

唐礼玩笑道:“你没功夫,让她跟着朕吧,也省的她闯祸。”

皇后听闻此言,也不言语,脸色淡淡的,看不出丝毫喜怒,只是手里不停,帮着唐礼将外袍脱下,换上短衫,动作依旧温柔。

唐礼心知肚明,只好和程程对视一眼,程程会意,说道:“哎呀长姐,咱们吃饭吧,我都要饿死了。下午还要去逛庙会呢!”

唐礼赶紧也附和道:“对,传膳吧,朕也饿了。”

原本在一旁似木雕版充耳不闻的秉笔太监冯保,终于抬起头来。

*************************

一纸诏书下,天下皆知君。

天子的圣旨虽是只下给幽州燕京城,但册封世子的消息却早已随着邸报传遍中原大地。

于是无数钟鸣鼎食的豪门贵胄之家,或会友或宴席,又多了一份新鲜谈资。

而比之燕敕王得子这个震动天下消息之外,还有同时传来的一系列的官员升迁贬谪消息,虽未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可在有心人眼里,却如一记重磅霹雳。

首当其冲的便是燕敕王义子陆渐晋升为正四品骁骑游击将军,这位在燕敕军中威望极高的青年将军被燕敕王按在身边许久,始终不得一展宏图,故而之前官职仅为五品杂号将军。

而现如今随着燕敕王世子出世,陆渐一并晋升为四品实权将军,在外人看来那是燕敕王深受皇帝崇信,可在熟知燕敕军内幕的的明眼人心里,此举可谓大有深意。

然后是今科状元伦文叙升任翰林院修撰、天子侍讲,是大仲朝有史以来第三位中举当年便升为天子侍讲的天之骄子,当同科榜眼探花还在翰林院修国史、熬资历之时,伦文叙便可时常伴随圣驾,参听朝政,可见伦家状元郎今后仕途必一帆风顺前途无量。

最后是国子监祭酒廖熹上奏称年迈不堪,老眼昏花,圣上特准其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祭酒之位由国子监司业田邦代领。

剩下便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例如各地盐课提举司提举按例换值等等。

这永辉十七年的最后一份邸报看起来处处洋溢着国泰民安、大仲朝国祚绵长,也为这喜庆节日平添一份喜上加喜。

长安城这几日热闹非凡,随时可闻鞭炮齐鸣,锣鼓震天。早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时,秦王便下令长安城暂停宵禁直至元宵,四座城门中留南门昼夜开放,供百姓来往进出。

春节除夕夜更是令人于城内平民居住区燃放爆竹,使那些贫苦人家燃不起爆竹之人也能按习俗驱赶年兽。

与民同乐,恭贺新春。

其实在秦州百姓眼里,这位西北军政大事一言定之的秦州主宰之人,远不像朝堂中枢所言的那般面目可憎,狼子野心。

权柄与谋略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只有衣食住行,才是老百姓真正关系的事情。

他们从来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群人。

估衣巷深处,庆祥布庄内也张灯结彩,杀猪宰羊,众人均沉浸在一片热闹的节日气氛里,只留陆容暗自感伤。

早早便关门歇业的布庄里只剩下陆容三人加之梁掌柜和一名伙计,当然,还有一条名叫虎子的猲獢猎犬。

在此避难的三人早已不像之前那般谨小慎微,布庄四处可随意走动。随着日子渐长,陆容身上的伤也逐渐痊愈。现在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要返回幽州。

幽州,千里之外,此时想必也是一片喜气祥和,其乐融融。

自幼便不曾离家的陆容,每日听得外面爆竹声声,更加处境生情,思念家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

往年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新元之节德叔也会采买不少的鸡鸭鱼肉,父子二人一通忙乎,做出一顿充满温馨,却在现在看来味道并不可口的年饭。

还有那位从小便跟在陆容屁股后面的梨子,总会与月上中天之时,去到富裕人家门前,看他们点燃爆竹,然后二人捂耳大笑。

历历在目,好似昨天。

但长者已逝,唯有持香遥拜,已祭哀思。

陆容不想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吴背等人,每每强颜欢笑,却处处留有破绽。

原本经过一阵刻苦练习精进了不少的剑法,也因心有杂念而错误频出。

陆容唉声叹气,摇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天下皆知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