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伐清>第 118 部分阅读

带头高呼杀贼,结果互相感染不但没有一哄而散反倒变得斗争昂扬。

“总督大人,”梁化凤首次觉得城下的漕工具有了利用价值:“是不是抛一些刀枪下去,看看他们能不能杀几个贼人?”

“不行,你觉得他们能打赢么?赢不了吧?给他们岂不是就等于给邓名了。”林起龙把头一通猛摇:“这是资敌啊。”

“那扔一些盾牌给他们?”梁化凤觉得邓名未必稀罕一些破刀枪,对面的明军衣甲鲜明,军阵中射出来的大片刀刃和甲胄的寒光,让不少扬州绿营士兵看着都腿肚子发软。不过刀枪不给就不给吧,既然漕运总督担心攻击武器会落入明军手中那梁化凤也不坚持:“或是扔给他们些门板?”

“不可,万一邓名打算攻城,那这些盾牌和门板岂不是帮他的忙了?”林起龙不假思索地再次拒绝,事前他就已经和梁化凤商议妥当,这些漕工就是耽误邓名时间,消耗他弓箭、体力的,林起龙觉得没有必要临阵修改定好的战略:“这些漕工打得不错,就这样打下去好了。”

董笑野的那个手下在城下一遍遍的喊着想讨要一些装备,城头上的清军连连喝斥,但那个人却不肯离去,把头在地上磕得鲜血长流,哭喊漕运总督的官衔。

终于有一个军官听得不耐烦起来,从一个士兵手中夺过弓箭,拉开弦认真地瞄准着城下的乞讨者,然后猛地一松弦。

羽箭射在磕头不已的人的脑袋前不远,把他的喊声和动作同时打断,但惊恐的目光投上城头时,那个军官已经再次拉开弓弦,用一支新的箭威胁着那个漕头的打手:“总督大人已经说了不许!你这厮还不快滚?”

……

“全体听令——齐步——”看到邓名的旗号后,明军各级军官、士官,纷纷向自己管辖的部队下达命令。

上身依旧保持挺直,头盔下的双眼也都直视前方,可明军士兵的身体在听到命令后已经开始向前倾斜。

“走!”

随着军官的命令,所有的明军士兵都整齐地迈出左脚,用统一的动作向前走去。因为邓名打算进一步让弓箭手凑前,所以就让全军适当前进,以保持军队不脱节。

在成都五日一操的时候,同秀才们首先学习的就是各种队列命令,因为时间有限,有些人或许没有接受太多的武器训练,而队列变换训练无人落下。即使是征召兵,他们对执行这种命令极为熟练,目前明军征召兵的战斗技巧可以说远在他们的队列技巧之下。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停下脚步后,各个行列的军官熟练地把所有的命令下达完毕,然后和士兵们一起重现面向扬州。

在邓名前世生活的那个时代,军训更大的意义是提高士兵的纪律性,对步兵阵型的要求倒没有太高的要求。

但在这个时代,则完全不同,刚才看到明军整齐地齐步向前时,梁化凤身边好几个心腹军官嘴巴都惊得大张开合不上了。

在这个时代作战,步兵战线发生断裂就意味着距离失败不远,行进中维持战线完整是难度极高的战术动作,即使是把速度降到很低也很困难。

但对面的明军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数以千计的甲兵以相当高的速度开始机动,然后迅速地停止,快则几秒,慢则十几秒内就完成了队列衔接。梁化凤身边的将领不是完全没有见识,明军步兵动作之迅速使得他们完全不会有被骑兵突袭的破绽。

“太快了。”一个将领揉了揉眼睛,喃喃自语道,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敌方将领可能根本来不及下定突袭的位置,就算来得及下定进攻决心,骑兵也绝对来不及收到命令并向队形有缺陷的位置扑过去。而且,明军所谓的战线断裂也只是相对他们静止不动时那完美无缺的队列而言,若是按照一般的标准,他们在高速行进时根本就没发生过战线断裂。

和身后的手下一样,此时梁化凤胸中也是一阵阵的惊涛骇浪,与明军刚刚表现出来的军事素质相比,刚才那些射手的示威简直就是儿戏。最开始看到明军那刀削豆腐一般整齐的战线时,梁化凤心中已经在暗暗赞叹邓名练兵有方;刚才见到明军用完全相同的动作开始前进时,梁化凤差点也以为自己眼花了;现在,明军又一次静止下来,在一眨眼的工夫内又把战线恢复成最开始那种笔直的战线。

“这是怎么练出来的强兵啊?”梁化凤并不知道军用口令,但他知道就是自己的家丁队恐怕也无法做到这般如臂使指,而邓名指挥的并不是几十、上百的亲丁队,而是近万甲兵,这已经远远超出梁化凤的军事认知了。

梁化凤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一支军队可以在战斗技巧还非常欠缺时,就拥有极为高超的变换队形能力。在梁化凤看来,这些技战本领应该都在相近的水平上。能够熟练地变换队形,保持齐头并进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实战经验、与身边同伴的高度默契、对军官的无限信任。既然如此,那这些明军士兵的战斗技巧也肯定是梁化凤难以想象的强大。

“听说邓提督能诈败二十里,然后重整反击川陕总督……我一直认为这是川陕总督为了推卸责任而胡扯的,难道这竟然可能是真的吗?”梁化凤双手扶着墙垛,不由自主地凑前一些,想把对面的明军看得更清楚一些。

……

“弓箭手,全力攻击。”队伍停止后,邓名马上严肃地下令道,刚才对面敌军中响起的呐喊声让


状态提示:第 118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