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王女敦煌>二百八十、来了

二百八十、来了

天龙人想隐藏什么?自然是于阗人西渡江的计划。

天龙人与陈明已经做好的计划,让陈明带着于阗人渡江,而他吸引周易的注意力。

到了陈明渡江的那一天,天龙人离开了京都,边传信人南王发动攻击。

“天龙人往南走,南王发动攻击。他们是想吞并大周了吗?”周易说。

“皇上,这次该您亲自出征了。”邬锦说。

邬锦知道这还不是天龙人的最终目的,天龙人还隐藏着非常大的阴谋。

“是该,亲自出征了。”周易说。

武汤已经老了,挂帅可以,但不能上战场。

这一次没有谁比周易更具有人气。

周易的军队一直与南军对峙,那边出营攻城,这边死守城门,另外派人出击。

周易还没到达战场,就得到南王带兵北上的消息。

“南军有天龙人的火药,攻城不是难事,他们进城如入无人之地。皇上目前唯一的法子就是派人去,阻拦于阗人与南王的交易。”

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偷袭,刺杀南王,刺杀天龙人。这样才有机会获得胜利。

火药周军不是没得到过,可是他们依旧研制不出属于自己的火药。

“杀天龙人有些难度,杀南王是能行的。皇上不如派人去杀南王。”

周易知道怎么做,“知道了。”

“报,皇上,柏公凹的地方遇着南军,正交手,请求增援。”士兵来说。

周易拿起一道小旗,“增援二千人。”

“是。”

有了火药的支持南军步步北上,周易的军队步步后退,就要退进京都了。

为了对付火药想尽了法子,也没有好的效果。

周易不得不向周衡求救。

周易请求周衡派出军队支援。

得到周易的求救信,周衡与手下的人说:“去多少人?谁愿意去。”

“我愿前往。”李时跪下说。

“末将愿前往。”

“不用多,给我三万人,必定成功。”

李时说:“臣曾与我王去过西部,熟悉西部的地形。当属我去最合适。”

李时一句不说兵力的事,周衡能给多少兵力,他便能用多少兵力。

周衡思量再三还是让另一个叫东阳的人替代了李时。

李时有些可惜。

东阳离开了东城,李时也跟着离开东城。

在去中都的路上,李时伏击东阳。

“你是谁,胆敢阻拦我军的去路。”

李时不与东阳废话,一个字,“杀。”

“咻咻……”

一轮箭雨过去,东阳的人无一生存。

陈明给李时的二百人个个都是精英,个个都能挡百。杀这么几个人不在话下。

李时到东阳边上去,“都叫你不要和我争,你偏要和我争!死在这里多可惜!”

李时站起来,“把这里给打扫了。”

“是。”

李时拿着东阳的令书,去中都,去调动船只。

中都的战士见着了兵符,见着了李时伪造的令书。

把兵力交于李时。

“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三天后。”李时说,“西部现在还没进入真正的困局,现在过去还不是时候。当他们进入困局时,我们再过去,这样才算是大恩人。”

“是。”

李时算计过了的,这拖延的三天正是西部战场的黄金三天。这三天能让周易战败。

与南军开战一个月后,去信东部的五天后,周易带着军队进入了京都。

南军已经打到了京都城郊外,京都里的人纷纷往外逃。

“逃去哪?”

“哪儿没有战争就去哪。”

北部没有。大伙都往北部跑。

西部的土地大,北部的地方也大,能容纳的人也不少。

逃去北部的人,不到三天又回来了。

“不好了,北部也有敌军。”

“皇上,陈明带着于阗人在北部作乱,北边已经大片沦陷了。”一将军哭着对周易说。

“你说什么?”

“北边已经沦陷了。”

“为什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周易生气地大喊。

为什么北边发生了这么多事,周易一点消息也没有?因为报信的人都被陈明、天龙人联手杀了。

南王手里有火药,陈明手里也有火药,陈明能一个月拿下北边所有大城。

这一次陈明不仅带来了于阗人,还把自己的军队给带来了。

一共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船只在大河上走了十天,在北边攻占了二十天。

这些攻占下来的土地足够安抚二十万大军。

周易看着手里的消息,“周衡是笨蛋吗?陈明把兵力撤走了都不知道。”

陈明把兵力带到周易的战场上,与南王联手,周易这一次无路可退。

“周衡的援军怎么还没到?”周易问。

将领没人回答,他们都认为周衡没有派人来救。

“皇上,南王的军队与陈明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京郊。”

“皇上,我们快逃吧。”

“逃,能去哪逃?”

大臣都在劝周易,周易心惘然,逃,逃去哪?他还有什么地方能去?

“来了,敌军来了,敌军的人马出现在城墙外。”

“皇上,再不逃就来不及了。”胆小的大臣不敢留在这里陪皇上,自顾自地逃命去。

武汤与邬锦一直陪在周易身边。

武汤说:“我为你打开城门,杀出一条路来,你到东部去。”

邬锦说:“周衡会帮


状态提示:二百八十、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