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王女敦煌>一百六十、四方会议

一百六十、四方会议

又过一个月周衡与周易相见,从离开京都那一日起,他们已经有两年没见面了!

再一见哥哥有了大将之风,统管十万兵马。再一见弟弟没了开朗的笑容,手下有十万兵马。

周易与周衡相比还是缺乏了一些底气,周衡手下的十万是属于他自己的,而周易自己手上的兵却是其他人合起的,做不到一言堂。

“九哥。”

“十一弟,许久未见十一弟变了许多。”变得他看不透。

周易说:“如果不变一些怎能与九哥合作?该是感谢九哥,若没有九哥,我也不会成这样。”

周易与武汤见了面,通宵达旦地将所有的误会解释清楚。周易知道了来龙去脉。

为了得到周易彻底的信任,武汤亲手将自己的儿子给杀了。

“东部三十万兵马,你得了十万,我得了十万,还有十万到哪去了?”周易问周衡。

周衡看向远处的敦煌,见那女人在弄些不知名的东西。“你该去问她。”

“九哥,我能信你吗?”

“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如何让你信。你相信你自己吗?”周衡喜欢与这个傻弟弟绕弯子。

“九哥如果你当上了皇会怎么样待我?”周易试探地问。

周衡看向周易,这个弟弟在他面前耍心计!“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待我?”

“我不知道。”

周衡已经不信周易还有善良的心,若是离开京都以前他会信,到现在他不信了。

“见步走步,走到那一天再说。”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到了主营帐,周衡的人将主营帐团团围住。

两人坐定,周易等周衡说话。

周衡与周易说:“武将军将我的话告诉你了没有?”

周易给周衡倒水,“真如那样,一人一半是最好的法子。”

周衡扫视周易一眼,“既然已经说通了,以后的事就好办。尉迟敦煌是我的人,你以后少见她,免得我以为她叛变。”

周易神色未变,“我与敦煌相识于九哥前,见着难免打声招呼,九哥不会是这样也不许吧。”

“该拦也拦不住,该说也会说,只是提醒你一声罢了。这一次联兵,我作主将,你是副将,武将军与丁宇凡是左右先锋你看如何。”

周易本以为九哥会把他左右臂膀安置在军队里,结果一个不出,但出他一个。是九哥太自负了还是九哥另有计划?

不管怎么说这里他最有利。这样就不怕九哥使诈。

“听九哥的。”

两兄弟说了一说其他的,开始叫其他人来说事。

四方人马聚在一起,敦煌见丁宁也来了。

原以为丁宁不会来,丁宁来了证明丁宁对这事上了心,丁宁这个女人需要防备一二。

历史告诉敦煌不能因为人的外貌而轻视别人。

敦煌靠近周衡,丁宁与丁宇凡靠近周易,武汤站最中间。

“九皇子这张地图比老夫的好多了!”武汤不得不感叹在地图上别人比他更厉害。

“您客气。”周衡拿着一根小棍子指着与中都隔江相望的梅城,“兵马分二路走,一路从中都到梅城,一路从红甘到白城,一南一北恰好形成包围线。”

说到红甘周易等人就看一眼敦煌,敦煌面上没什么,心里却是不乐意的,如果兵马从红甘出发,势必影响于阗人的迁徙。

庞大的于阗人与联盟兵马碰撞在一起不会发生什么好事。

千年来大周人从不把于阗人当人,一直对别人喝骂惯的大周人见着于阗人会忍得住吗?

“梅城上岸的与白城上岸的都直接攻进京都,一条线走不布散,这样减少时间,能一鼓作气将太子拿下。目前能知道太子并不知我们西渡河,这样可以打西部官兵个措手不及。”

“西部的兵马这几十年没经过多少战斗,战斗力不及东部士兵的一成,能将他们打个落花流水。你们怎么看?”武汤说。

丁宁看一眼周易,再看一眼敦煌,这两人似乎都没说话的想法。

“我没意见,我已经通知了我父的旧部,一旦东部兵马抵达西部,他们便举旗响应,向这里靠近,势必与太子手里的五十万大军对抗。”丁宇凡说。

周衡看向周易与敦煌,周易说:“战场上的事不足外祖父,外祖父说了算。”

武汤微微一笑,他会用尽一切法子为外孙谋得宝座。

“红甘到白城于阗人能走,士兵不能走。红甘到白城这一段长河滩多且险,大船不能行,小船行千里。

于阗人少带的东西不多,做的准备足,渡这一段一天能过八千,若是兵卒一天过八千无碍,至于死多少就不知道了。”

敦煌不信便多说一句,“准备了十年的于阗人渡河一百人至少死二十人。没怎么见过大风浪的士兵怕死得更多。”

信不信是他们的事,敦煌不想多说。

周衡看武汤,武汤也摇摇头,“不可行。”

这不可行就打乱了周衡想顺道把天龙人牵入战场的计划。

“不妨从中都到蒲城,蒲城常年有芦草,最适合藏兵。”丁宁说一句。

这一句就转移了大家的视线,仔细对比蒲城地形与到中都的距离,发现蒲城比白城更适合停船靠岸。

“妹妹真是帮了个大忙!”丁宇凡笑着说。

丁宁对上周易视线,低头一笑。

周易微微露出笑容,斜眼看敦煌,见敦煌神色如常并未将他放到心上,便又起恼怒。

周易对敦煌既


状态提示:一百六十、四方会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