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栓从村长孙长贵家离开的时候,天刚有点黑。

他小心地挑着路上没怎么有水洼、或者是水洼很少不至于踩湿鞋的地方走,回到家的时候林金华刚烧好汤从厨屋里出来,看到他回来,刘金花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

孙大栓憨厚地笑笑,应了一声:“回来啦。”

“村长怎么说的?”刘金花好奇地问道。

“村长的意思他自己是愿意修路的,但是得开个会问问其他的干部。”

刘金花“啧”了一声,“真麻烦。”

孙大栓笑道,“是啊,真麻烦。等他们开完了会,我再跟嘉嘉说吧。”

刘金花点头,“反正不晚,估计开完了会,这路还好走不了呢。”顿了顿,她又说道:“去洗洗手,吃饭了。”

……

孙长贵身上并没有国内体制内常见的拖延特点,他说要开会跟其他的村干部商量一下,第二天一大早就开会了。

他是昨天晚上通知的其他村干部,第二天一早,村干部们就都到了孙长贵家里,一个年轻点儿的长脸男人问道:“长贵儿,你昨天说有事儿,啥事儿啊?”昨天孙长贵发的消息就是说了有事要跟大家商量,并没有说是什么事情。

“对啊,长伟说的对,有啥事儿啊?”另一个身材瘦削的方脸男人附和道。

这人叫孙大海,是孙山村的村支书,比孙长贵要长一辈。

“这样,昨天大栓来找我,问我修路的事儿。下巴村的秦嘉你们应该知道的吧?大栓说她想帮咱们村儿发展,先问一下咱们村的路怎么办。修路是大事儿,我就想着先问问你们,看你们都是啥意见。”

孙长贵说完,村里的会计长脸男人孙长伟第一个说道:“我早就受不了咱们村儿这破路了!修路好啊,修好了路,咱们村儿每年的果子才能走的更远去卖。”

孙大海也说道:“修路我也是愿意的,先不管什么发展不发展的,就是这路,国家不是说‘要想富,先修路’吗,你看看里人村,和咱离得也不是太远,人家比咱们富多了,人家的路也比咱们好走。”

妇女主任齐红芳是个胖墩墩的中年女人,她皱了皱眉,说道:“修路本身来说是个好事儿,咱们应该支持,就是吧,修路花的钱也多啊。咱们村又穷,那儿有那么多的钱来修路啊?”

很明显,就修路这件事,在这七八个人里里面就有不同的意见。

孙长伟反驳她:“我是会计,在钱上我最有话语权,咱们村儿虽然比较穷,账上的钱也不多,但修路本身就是件对全村都有大好处的事儿,本来就应该全村人捐钱修路,到时候我孙长伟第一个捐!”

孙长贵暗地里点了点头。

这七八个村干部里,有大部分人是和他走得比较近的,他们本身的认知也相同,这几个人可以说是他的嫡系了,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几个人和他不搭腔,就比如齐红芳。

他老早就看不惯齐红芳了,虽然齐红芳是妇女主任,是接受过党的教育的女性,但她却跟其他没见识的女人一样,头发长见识短,她的见识就跟她的身高一样,眼前只能看得到短暂的利益,只能看得到钱,要不是平常的事儿齐红芳做的还可以,他早就受不了齐红芳了。

几个人吵吵嚷嚷了好一会儿,最后总算是得出了个大概的结果,那就是通过投票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这里面又以和孙长贵意见相同的人为多,得出的结果自然是同意修路。

不过因为还只是他们几个先商量一下自己的看法,事情到底怎么样都还不确定,所以他们临走前,孙长贵要求他们先把这件事按着,别说出去。

——这个要求是孙长贵特意针对齐红芳说的。

齐红芳这人比较碎嘴,村里人本来就有不愿意修路的,他怕修路的事儿还没有最终结果,就被齐红芳嚷嚷的全村皆知。

不过他倒是不怕齐红芳家里人会传出去,因为齐红芳的丈夫孙长峰,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原本选举的时候,孙长贵是想让孙长峰也一起选举的,但谁知道孙长峰并没有当村干部的想法,反倒是他媳妇儿齐红芳跃跃欲试地报名参加了。

……

就像孙长贵预料的那样,齐红芳回到家,就一边在院子里摘黄瓜一边嘟嘟囔囔,旁边,她丈夫孙长峰听到她嘴里嘟嘟囔囔的,问道:“你嘟囔啥呢?”

齐红芳果然就跟孙长峰说了起来:“今天长贵儿喊我们开会,问大家同不同意修路。修路花那么多钱,谁愿意啊?”

孙长峰瞪了她一眼,“修路咋了?修路难道不好吗?”

“我也没说不好啊,这不是得花钱嘛,大队又穷,可不是得从咱们自己腰包里掏钱?我还得攒着给儿子娶媳妇儿用呢。”

齐红芳这话气得孙长峰丢开了手里割草的铲,“你这个人真是没见识!你不修路,就咱们这破路,还穷,谁愿意嫁过来啊?修好了路,咱们村儿慢慢地发展起来了,什么样的姑娘相不了?这事儿你别往外说。”

“……知道了。”齐红芳闷闷地应了一声。

孙长峰哼了一声,心里又一次有些后悔自己当年怎么就相中了这么个没见识的媳妇儿。

……

村干部开会得出的结果,孙长贵很快就跟孙大栓说了,孙大栓表示,自己会跟秦嘉说,但是因为昨天刚下了场大雨路难走,得等路好走点儿了秦嘉才能过来。

对此,孙长贵表示没关系,他们这是有求于人,当然得


状态提示:No.318、面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