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大明天子录>第148章 弊端
起码也应该比去年征收的赋税要多,即便是全国免了大部分的赋税,但是各种赋税加在一起也要比去年多才是。可是结果却让人极为意外。

政事堂众位大臣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或者,他们知道原因不敢说或是不愿说出来。

当谈及此次征收赋税时,杨善则是满肚子的牢骚,大倒苦水。

就国家一年一度的收取赋税这件事上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大胆的提议:“国家赋税方面,百姓各类税赋繁杂,数目繁多,收取不便不说,还容易给地方衙门钻空子,趁机谋其私利。臣的意思是,不如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综合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田亩和人口折算缴纳。这样一来不但大大的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无法再税收上上下其手。避免了百姓多缴税,地方官员多征税,中饱私囊的问题。”

“统一收取综合税,其主要目的有三:一简化税制,二增加收入,三方便征收税款。”杨善说完,希冀的看着朱祁钰。

杨善的统一税赋让在场的重臣惊骇不已。

朱祁钰同样震惊万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这不就是著名的一条鞭法吗?是万历朝时,宰相张居正提出来的。

可是此时竟然提前出现了数十年。

万历九年,张居正在明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变法后,赋役征集不再需要里甲制度,“画地为牢”社会秩序日益式微,农民拥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和职业选择,促进了工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户丁税向地亩税的过渡,以及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

这也是大明中兴的一个标志。如果大明能够以此为定制实行下去的话,大明的覆灭也许不会发生。可惜,在张居正死后,以顽固派,反对派为主的满朝大臣趁机废除了一条鞭法,大明中兴无望,最终落得个灭国的下场。

震惊过后,朱祁钰盯着杨善看了又看,如果不是他早就对其知之甚祥,他都有些怀疑对方也是带着两世记忆的人。

杨善被朱祁钰看的有些发蒙,心中则是微微一突,难道自己的提议让皇上不满意?

其他大臣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出声反对,这的确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大好政策。一旦实施,其他的不说,朝廷的财政赋税的收取将会大大的方面和提高。

但是,这样一改,则是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实施的。

而且,之前提到的商税改革还在酝酿之中,如果再加上这道百姓税改,恐怕大明天下反对声更大。

不过,如果反对,如此利国利民的举措身为朝廷重臣,政事堂辅政,竟然对此视而不见,反而不假思索的反对,那么官也就当到头了。甚至,还要到廉政院和审察院走一遭。

最起码,一个尸位素餐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所以,即便是众人心中想法颇多,这个时候皇上不开口,他们也没有人第一个开口反对或是赞成。

震惊过后,朱祁钰心里则是极为高兴的,他倒是险些忘了这个一条鞭法,此时由杨善提出来,比他自己提出更合适。

“众卿对此有何看法?”朱祁钰深邃的眸子看向堂下众人。

众人相视一眼,没有人回答,都将目光对准了于谦。

朱祁钰也将目光所定在于谦身上。

于谦无奈,这个税收提议自然是极好的,利国利民,对朝廷和百姓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一旦实施,可以想象朝廷和百姓将会获利良多。

可是,有人获利自然就会有人因此失利,而且失去的还不是小利,这样一来,反对这项举措的人就会不在少数,而且也都是地方上有权有势的,朝廷想要顺利的推广实施起来定然困难重重。

可以想象得到,到时候定然又会是对声如潮。地方上定然会也会因此爆发大规模的骚乱和抵制。

他正式因为可以想象得到这种局面,才没有急着开口赞同。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朝廷最近一年多来各种改制,剔除弊端的政令已经颁布实施了太多了。现在需要的是沉淀和过度,稳固成果,而不是继续推陈出新,乱上加乱。

面对朱祁钰的询问,于谦只能回答道:“综合税赋于一,这自然是极好的。一旦推广开来无论是对朝廷的赋税收取还是对百姓们而言都是极为便捷的。利国利民,于朝廷和百姓有利无害。”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道:“可是,如今朝廷各种政令层出不穷,无论是地方上还是朝堂上忙碌不堪。臣的意思,这件事情可以缓一缓,待来年或是缓上两年在实施。这样朝廷上下能够将以往实施的改制彻底实施完善,民间百姓们也好有个缓冲的时间,不至于被接连不断的新举措弄得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到时候好事变成坏事,反倒不美。”

“于大人所言有理,臣也认为百姓赋税改制还是晚一点实施比较妥当。”胡灐急忙道;

朱祁钰不置可否,他看向其他辅政大臣,问道:“诸位的意思呢?也认为此提议推迟一些时间在公布实施最为妥当吗?”

“于大人老成谋国,句句肺腑,臣等认同于大人所言。”众人答道;

朱祁钰没有说话,陷入沉思。他也知道自从他登基一来,各种政令几乎是一个月一道,速度是快了点,但是收效也是喜人的。虽然推广之初有着各种阻碍和难题,只要过了初级阶段,


状态提示:第148章 弊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