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大明天子录>第125章 现代战争的雏形二
货全部交由地方用来安置受灾的百姓,大军就地修整,之后龙骑禁军回归京师驻防,二十一骑兵师就地驻扎,继续清缴防备倭寇的去而复返。”

“臣等为皇上贺,我大明日益强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扬国威于四极。”一众文武适时的拍马屁道;

也不算是拍马屁,大明的变化众人有目共睹,自朱祁钰登基为帝一来,无论是对内作战,还是对外作战,无不是大胜,这放在洪武朝和永乐朝倒是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放在正统朝可就完虐了。

所以,一众文武大臣是真心实意的称赞道贺。

朱祁钰笑容满面。

接连两场大胜,不要说其他人,就是朱祁钰都有些沾沾自喜,飘飘然起来。

大明在他的努力下正在发生着惊人的改变,朱祁钰是高兴的。

不过,很快,一盆冷水就浇在了朱祁钰有些飘飘然的脑袋上,让他倏然惊醒,然后就是勃然大怒。

“皇上,自圣旨传达之后,各地亲王反应不一,有些亲王诚惶诚恐,连夜便快马加鞭的向京师赶来。还有一些则是不为所动,既没有折子上来也没有动身,像是在静观其变。”杨善擦了才额头上的冷汗,小心翼翼的道:“其中,其中,宁王在接到圣旨后第一时间就上了一道折子,说是身染重疾,不能亲身前往京师了,请皇上赎罪。至于宗正寺宗正的人选,他说自己乃是奉太祖成祖圣令永镇边境保国护民,就不参与竞选了。”

拿过折子看了一眼,朱祁钰脸色微冷,他道:“他是真的身染重疾,还是他故意找的托词?朕记得,当代宁王朱奠培是老宁王的孙子吧,正统十四年继承的爵位。年岁应该不大,怎会会突然染上重疾,竟然连朕的圣旨都敢违逆,就不怕朕真的将他这一系贬为庶人。”

“还是说,他这一系一直心存怨念,还对当年靖难之役时成祖的承诺和做法表示抗议?”总所周知,在太祖众多子嗣中,数当时的燕王和宁王实力最强。

宁王是太祖的第17子朱权,因为他以优秀的野战指挥官而闻名,得到了大宁的封地,这是北京以北草原地带的一个军事上的重要前哨基地。但是在1399-1402年的内战中,他被这场冲突的胜利者永乐皇帝迁移到了北京,永乐皇帝怀疑这位亲王对他的事业的忠诚,把他原来的封地赐给了原本隶属于宁王的朵颜三卫(兀良哈部族的首领们),之后,宁王朱权又被重新安置在了江西省。

为了避免再受到朝廷的打击剥削,宁王一系一直过着低调的生活。

但是毫无疑问,他们虽然表面臣服于燕王也就是成祖一系,但是实际上对于成祖以及他的后人是心有怨恨的。毕竟,当时实力最强的就数他和燕王,为了得到皇位,当时的燕王可是没少承诺事成之后的优渥条件。

可是当燕王真的成了皇帝后结果却是卸磨杀驴,不但承诺的好处一个没得到,原本强大的实力也被削弱,宁王不怨恨才怪。

这个问题,杨善回答不了。

但是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道:“此事还望皇上慎重,宁王一系镇守边境多年,即便如今早已移镇江西,但是依旧根深蒂固,实力强劲。而且,宁王一系和战斗力惊人的朵颜三卫关系匪浅,如果要动宁王,不可避免的将会引起边境一些将领的不满,甚至就连朵颜三卫都会被牵扯进来。臣认为宁王暂时轻易不可妄动,须有一个万全之策,不然、、、、、、!”

不然什么朱祁钰一清二楚。

朱祁钰默然,他之前倒是忘了这个宁王的存在。

在大明的众多王爵中,或许其他王爵他不清楚,但是这个宁王他可是很清楚的。之所以清楚,就是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宁王也和当初的燕王一样竟然举兵造反。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并不妨碍宁王因此而名声大噪,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说,宁王会不会反?”朱祁钰冲着杨善突然这样问道;

杨善初闻一愣,接着脸色骤然一变,这种事情他怎么说得好,而且也不敢乱插嘴啊。

见杨善如避蛇蝎的模样,朱祁钰乐了,但是眼神却是愈发的冰冷。

宁王有没有能力造反,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宁王麾下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护卫这是不争的事实。或者也是他的底气的所在,但这还不足以让宁王有底气抗旨,或是说是造反。或许真如杨善所说,宁王还和朵颜三卫以及边境一些旧部有着联系,万一是真的,动了宁王,可就真的要引起一番动乱了。

也或许,宁王纯碎就是心中怨恨难消,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明显的抗旨不尊。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朱祁钰都不会惯着他。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25章 现代战争的雏形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