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大明天子录>第111章 商讨商税改革
外国政府的使节经过时,商人们会要求加入使节的队伍,冒充使节的随从,然后才能入关。

明朝这种对外贸易方式的建立,让外贸对于政府来说不仅不再赚钱,还成了一种巨大的财政负担。

由于赏赐价值总是超过货物本身,“买卖”做得越多,中央政府赔钱就赔得越多。不仅仅是商品价值问题,当商人跟随使节进入内地后,一路上的吃住行和安全都是各地的官府负责,照顾这些使节(商人)团也需要耗费大量的地方经费。

在这种制度下,海外不管是国王还是商人都很喜欢到大明来朝贡。许多国家甚至利用制度的漏洞来牟利。

其中最会利用朝贡漏洞的是倭国人。

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型国家,能够拿出来朝贡的只有工艺品、木材、刀具等少量物品。而明朝王公贵族最欢迎的却是东南亚的奢侈品,对倭国人的贡品不感兴趣。

不过倭国人又是一个特别需要海外贸易并且很擅长贸易的国家,在制度漏洞的刺激下,倭国商人冒充的贡团络绎不绝,并且大量夹带走私物品,贡品的价格也屡屡被虚报,希望获得高额的赏赐。

明朝政府发现倭国人的猫腻之后,一方面对倭国的贡品大幅度压价,有时只给到倭国人希望价格的六分之一,同时规定倭国人不得频繁地进贡,每十年进贡一次,每次只允许两艘船,两百人。

由于进贡需求得不到满足,倭国人随即对大明的沿海地区展开了贸易和海盗攻势,大明就此进入了倭寇之乱频发的时期。倭寇问题进一步刺激了中央政府,皇帝下达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并正式断绝了除进贡之外的其他所有贸易形式。

而大明这种外贸形势最终引发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也先因为这种外贸形势,以及当朝大太监王振不满也先对他的供给降低,直接扣留了也先的财货和人,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役。

可以说,1449年发生了大明和瓦剌的战争,除了王振之外,外贸制度也有着很大的促成原因。

所以,对于互市的关税问题,朱祁钰也想听听于谦他们这些当权大佬们的意见。

对于朱祁钰提到的这个问题,众人都不是太懂。

其实也不怪他们,大环境如此。

外贸就是朝贡贸易,直到永乐元年,恢复了泉州,宁波和广州三市舶提举司;并分别设置来远驿、安远驿、怀远驿站,专以款待外国贡使及其随从人员。

同时,又派内臣提督,大大加强了对朝贡贸易的管理;其次表现在朝贡贸易制度的完善上。比如实行“博买”制度,外国贡献的物品由政府出卖,“贫民承令博买”交税后转售民间。另外还有“牙行”制度,牙行是为买卖双方说合,抽取佣金的商行。作为买卖的中介,评定货价,维持秩序,主持公正。

这些制度的产生,填补了朝贡贸易下商品流通的环节,使朝贡贸易制度日臻完善。由于朱棣采取了这些招徕的措施,从而使朝贡贸易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

但是外贸税收什么的根本就没有。

从而导致了朝中大臣对这个外贸税是神马都不知道。

而对于和外国人的贸易,除了朝贡就是走私,更谈不上收税了。

对于朱祁钰提的外贸税收的问题,可是让一群大佬坐蜡了。

朱祁钰忍不住摇头叹息,这样下去,问题积深,愈发难改啊!而白白的让无数税收从眼前流过,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和国家蛀虫,更便宜了那些前来大明的外国使臣商人。

朱祁钰可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无数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流失。

他道:“朕看宋史,商业发达超越历代,宋朝对外贸易往来频繁,对于和外国人做的生意,税收也是一项庞大的财政收入,我大明也该效仿之。也不一下子全国实施,而是就以六个坊市为先,设置专门的税收衙门试点,之后再推行全国。外贸关税就以宋时的十税一暂定为外贸关税收取。”

对于互贸坊市设置关税,众人倒是不反对,如今关于国家财政的一些问题,在场的都是肱股之臣,自然看的明白,但是对于一下子设置这么高的关税还是有些吃惊的,毕竟国内的商税才三十税一。有些地方甚至官府都不收商税,打着衙门幌子收税的都进入了自己的腰包。

“如今我大明的商税实在是太低了。”

朱祁钰直接反对:“太祖时,大明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商业经过元朝统治期间大肆被破坏,为了能够让商业尽快好转,太祖才将商税定的如此之低。这是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人开口提一提,改一改。不然,单是商税的收入就足以比现如今的一年的财政税收再高上半成,甚至更高!”

“商税极低,农税极高,这根本就不合理,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问题。有关税务的问题,日后一定要改,还要大改。而在这之前,从户部和地方衙门手中将税收的权利拿出来,单独成立一个独立收税部门,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很多问题。”

朱祁钰的每一句话都让以于谦为首的政事堂辅政大臣们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于谦很认同朱祁钰提到的有关税收问题:“税务问题的确已经日益严峻,朝廷也到了强制干涉和改变的时刻了。不过臣的意思还是暂缓,单独的税收衙门可以先筹备,有关律法也可以先拟定起来,等过了这段时间,或是寻到一个锲机,再开始动手不迟


状态提示:第111章 商讨商税改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