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莲华坞>第45章 君澜来访

没几日,梓月要求建造建的竹楼就完工了。

梵尘还在附近挖了一方莲池,池上架了一座竹桥,池边泊着一叶小舟。竹楼就建在莲池不远处。梓月见了心中一热,爷爷这是把自己放在了心上了吧,所以才如此了解她。

晴日里,阳光透过竹楼狭小的缝隙洒进来,留下斑驳的光影,平添一份岁月静好。

若是适逢小雨,雨滴敲打竹节的声音,配上清风相和,亦如一曲天籁。这时,梓月便会捻一片青翠的竹叶,或执一根原地取材的洞箫,轻轻吹奏几个不成曲调的的音符。

无论晴雨,皆是一派安然,直到帝君澜再次登门,才把这片难得的平静打破。

这一日,梓月正盘坐在莲华塔内修炼梵尘传给她的《般若梵心诀》,竹楼外有结界,稍有异动,她便能感知到。抱元守一,神识进入识海,还是无边无际的一片,不过其中各色气流倒是老老实实各自盘踞一处,那是不同属性的灵气。

其中灰色的气团盘踞在识海的中心位置,是梓月的混沌本源。与莲华塔中由梓枫操控的混沌气息不同,这里的混沌本源是梓月自行修炼得来的,完全由自己掌控。

其他各色灵力团如众星拱月般分散在周边,绕着中心的灰色气团有序的运转着,隐隐围成一个圆环。彼此之间,光辉交融,如一片浩瀚的宇宙。

除了中心的混沌本源外,代表雷系的紫色气团最为显眼,其次是代表火系的赤红色和代表精神系的乳白色。似乎是经常炼器的缘故,这两系倒是比其他不常使用的要强一些。其他各色持平。

这是半个月前,顿悟之后,识海发生的变化,在此之前,这些光团都隐匿在灰雾之中,几不可见。

神魂进入本命空间,这里也有淡淡的雾气,但是并不浓郁,也许因为她本体的缘故,运转《九转混沌诀》的时候,这些雾气多以莲花状存在,停止后又自动散开。

雾气中,时而有雷光闪现,这雷光自然来自空间里那一片偌大的雷云。这便是《雷罚诀》了,最初开始修炼的时候,只是自个简单的“雷”字,而后随着修炼渐渐变成一个充斥着雷力的光球,如今已是一片不小的雷云了。

梵尘传授给她的《般若梵心诀》则呈现一个“卐”型字符,其他两种功法都已到了中阶水平,就算不刻意修炼,也能自行运转。

这部功法分三卷,每卷九重,每一重根据强弱分九层。这三卷分别名为《菩提念》,《轮回吟》,《涅槃印》。据梵尘说,第一卷主修心炼神,有助于修炼精神力。

第二卷则是炼魂,不仅可以凝实魂体,甚至可以脱体出窍,与真人无二。倒更像是魂修之法。至于第三卷,梵尘并未多说,想必也不简单。如今梓月正沉浸在第一卷的领悟当中。

最初梓月是有些惊异的,因为当初染墨教她的功法也叫《菩提念》,有所不同的是,那是一部古武心法,如今看来,二者倒像是一脉相承,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之前的基础在,梵尘又适时点拨,梓月修炼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半个月过去,梓月已达到第二重,整个人看起来也更加平和内敛,若非她主动放出灵力,看上去就如一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

另外,在精神感知方面,不仅神识覆盖的范围更广了,而且对外界的一切,她看得更清晰了。只要运转功法,她就像得到了一双透视眼一样,可以看清人体的脉络,花木的内部构造等等,整个世界仿佛都变成了一片透明。

最重要的是,她能通过神识与花木鸟兽进行交流,露珠的淡语,流水的细喃,修竹的吟诵,莲华的轻唱……梓月终于明白万物有灵的真谛,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佛宗的弟子大多慈悲济世,一草一木都不忍错伤。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常人不会注意的花木鸟兽也同他们一样,会痛吟悲唱,会哭泣祈祷。所以,在他们眼里,众生平等!

就在梓月领悟这一点的时候,她觉得有一股柔和的力量流遍全身,而那双如洗的莲目里,也多了一抹淡喜。就在这时,竹楼外的结界动了,梓月神魂退出本命空间,闪身出了莲华塔。整了整衣襟便迈出了竹楼。

竹楼外,梵尘正与帝君澜一行站在莲池边,看到梓月出来,这才把目光转向她。

一袭青衫的少年站在阳光下,青丝如瀑,衣袂飘然。站在古朴的竹楼上,显得整个人气质更加飘渺,与他们记忆里的灵动少女,多了一丝细微的差别。少年的脸上永远都覆一张莲纹面具,似乎从未摘下过。

梓月也看向那几人,君澜和千寒她是认识的,只是君澜身侧的那位红衣男子她倒不曾见过。想来能让君澜带在身侧的,应该是他信得过的朋友。只是他们这番不请自来,总不会是为了送她之前委托给千寒的身份牌吧?

思索间,已然下了竹楼。对着千寒淡淡一笑道:“千大哥,君大哥,你们怎么来了?”自从想通了君澜可能是自己的师兄后,她也就不纠结这些称呼了。

自那日莲华坞异动,已经过了半个月有余。这段时间,他们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星阑有八成的可能就是梓月,只是对方对他们一直客气疏离,不好贸然相认。

最后还是帝君澜做了决定,找到了便好,至于对方是不是保留了一些不好的记忆,以至于不愿相认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都不重要。

自从那日她在顿悟之中褪去伪装,那一头银发让他隐隐约


状态提示:第45章 君澜来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