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灵魂修真传>第166章 三花聚顶 重返先天
,那种雾蒙蒙的东西,应该是气,它们从口鼻而入,在心的两侧大量聚集,当红色的血与它们交融时,发生了一次转换,更多灰色的东西被呼出,而极其稀少的白色的东西被留下,和红色的血裹在一起,随着心跳泵向全身,这应该就是气血一体吧,气血都是不分家的。

而当携带白色气的红色血流遍全身时,身体内部会产生点点滴滴的金沙,这其中尤以丹田最盛,在丹田附近一片,都是金色占据大部。

丹田里存的应该是真气,和体外之气不同,但这东西明显又不是真气,因为它遍布全身,而且不按自己的意念运转,它们与红色和白色的气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团雾状。

林风反复查探,恍然大悟,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精!这是一种力量,从胃里少量开始,然后向下,丹田附近最多,那是自己的肠,食物被分解,气血是助力,它们产生出来的这种东西,林风姑且将它们叫做精,因为他看到过妖兽的精血,是金色的,所以他很容易将这种金色理解为精。

金色的精和血中白色的气,在另一种淡蓝色的调和下,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怪的乳白色,在一片金色中,它们在丹田位置牢牢的占据着小小的一团,这一团乳白色,可以随着自己的意念在体内固有的经脉通道中随意穿行。

所以,丹田中说存储的泛着点点金光的纯正乳白色,就是真气了,那么,那种和红白金交织在一起,泛着幽蓝色的线条,那就是神了。

这种幽蓝色在头骨内最为明显,其后就像一颗萝卜,向下长出许多的根须,遍及全身,和红色,白色,金色纠缠在一起。

精,气,神,合而为一,化为真气,这口气,就是武者强大根源,有它在,武者不需要太多块状肌肉也可以爆发出常人惊叹的力量,有它在,武者的气息更为悠长,声音洪亮,有它在,武者反应更为敏捷,感知更为细腻。

正是有了真气,武者才能全方位的高过普通人。

而如今,林风更是清晰的看到先天宗师和九品武者的核心区别所在。

三花聚顶,玄关已开,先天宗师的经脉比起九品武者时得到进一步拓展,经脉变得更细更繁复,它们就像根系,沿着主干朝四面八方密密麻麻的延伸,一直连接到体表。

林风能清晰的看到,在自己身周的空中,游离着无数灰白色的雾气,那是气血之气的来源,以往是通过口鼻呼入体内,在心肺间进行交换,提取出那种白色的有用之气,顺着血液进行全身循环。

而现在,随着经脉的进一步拓展,在整个九品朝先天的转变过程中,自己的全身体表,就仿佛打开了越来越多的接口,无数游离在身周的灰色雾气,直接从身体的表面被吸入体内,经过过滤转换,提取白色的有用之气,与金色的精和蓝色的神相互融合,化为真气!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能如此清晰的看到,而以前那些宗师似乎并未有这种如亲眼所见的观感,难道说是因为自己练了逆字诀,又不是靠小培元丹成就的先天,所以才有这种特殊的体验吗?

不管怎么说,这种亲眼所见的感觉,比起靠想象的观想来说直接多了,让林风对真气的产生和周天运转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原本的真气是炼出来的,通过一遍遍周天运转,将体内金色的精和蓝色的神与白色的气尽可能多的结合在一起,化为真气存储起来。

所谓观想周天,运转真气,其实就像一个人在马路上不停的奔跑,将沿路看到的金色的精,蓝色神和白色的气都收集起来,再转化成真气让自己能更快的奔跑下去。

这其中白色的气就是最大的短板,因为原本它就很稀少,从口鼻吸入更是少得可怜,精神饱满而气血不足,所以古人才要研究各种各样的功法,就是想找出怎样跑最短的距离,而收集到最多的气。

决定真气的量不是看哪一种最多,而是看哪一种最少,三者合一才是真气,所以最终演化出各种不同的跑法,不同的收集之法,以及各种不同的创造之法。

有人研究饮食及各种的药物,是想产生更多的精,有人提出各种冥想方法,是想产生更多的神,有人强调功法中呼吸吐纳的重要性,则是希望收集更多气。

他们都没错,因为真气需要三者同时壮大,而这三者中某一种壮大之后,其实又能反过来带动其余两者壮大,所以世间才有了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功法,形形色色如此丰富多彩。

林风终于明白了,先天宗师之所以比九品高手强大那么多,是因为他们的气的来源已经不同了,不再限于口鼻之气,而是身体沐浴在天地中,时时刻刻都通过身体表面的每一个毛孔自行吸取天地间游历之气。

在精和神壮大到无可壮大的情况下,陡然增加了气的来源,将三块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拉到了和精神同样的高度,先天后天,便有如云泥。

林风惊喜的发现,体内经脉里最细小的经脉一个区域一个区域被打通,体表吸取游历气的毛孔一个接一个的开放,内外循环,表里如一,自己体内的真气就像干涸的海绵,正拼命的吸收水分,不断的发酵,膨胀,真气的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攀升。

突破宗师境界之后,体内真气的量比之九品,何止提升了十倍!

荒山中,密林间,石洞内,一声长啸,如凤鸣,似龙吟,气息绵长,悠然不绝,直冲斗


状态提示:第166章 三花聚顶 重返先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