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灵魂修真传>第141章 远征
排在他们后面。

一场声势浩大的远征就此展开。

八百只飞蚁搭乘着六百探部斥候和草堂部两百采药士在前方扇形区域探路,一千五百多只工蚁和两百余只兵蚁,搭乘了神机部和三个战部的全体将士,排成圆弧盾阵一字向前;最后是五百余头象蚁拉着装载各种辎重物质,残部伤员,蚁后和幼蚁的车辆行进在队伍中间。

为了照看蚁后和饲养幼蚁,如今天狐图木他们的析部扩展到了六百余人,和草堂,神机以及探部人数相当,探部由于有了飞蚁和蚁后感知的辅助,探索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所以将部分人员裁剪到了战部,战部重新编制成三个,曾毅负责战部对外探索和情报收集,方闻是负责分析,战部统领姜易,朱常和武直备,分配了赵大锤,雷豹和林闯为副将。

林风通过这种反复的人员搭配调动,来找到最适合他们的作战团体。

远征的目的地非常明确,十万里外的大山深处,那里有他们回家的希望,毕竟谁也不知道,这片不是给凡人准备的试炼之地,究竟还藏着怎样的凶险。

在和大白沟通交流之后,得到的信息反馈让蚁军高层都觉得棘手。

大白说,在蚁军出现之前,它自己也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无法描述,不过随着蚁军的出现,它仿佛从一场恒久的睡眠中醒来,开始生产工蚁来壮大蚁穴。

当它发现蚁军士兵的尸体时,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进食yù_wàng,它吃了很多,调制出了更多不同形态的工蚁,它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想要将蚁军全部吞噬的念头,奇怪的是,当它认输投降之后,这种念头就渐渐模糊淡去了。

而且大白还能模糊的感知到,自己的活动范围,就是从自己出生地开始,到四周十倍感知距离这么一个范围,所以最后它一路逃到了距离蚁穴的范围边缘。

不知是怎样的限制,让大白觉得,超出十倍感知范围以外的地方,就有它无法预料的凶险,只有在这个区域内活动是安全的。

果然,在大白逃到安全区域的边缘附近时,就发现了钻地兽,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天敌恐惧心理,让它不敢再往前走。

不过那只钻地兽似乎一直在沉睡,让大白想起了自己没醒来之前的状态,所以当蚁军再次出现时,大白毫不犹豫的攻击并利用了那头钻地兽。

对于安全区域外什么情况,大白毫不知情,那巨大的湖泊脚印的主人是什么情况,大白也一无所知。

大白的话翻译出来,一度让部分蚁军将领产生了退缩心理,在安全区域或许他们还能生存下去,谁知道出了安全区域会是怎样的情形?

林风打消了将领们的这种消极想法,所谓的安全区域只是针对大白,显然不针对蚁军,也不针对那些更为可怕和强大的存在,否则就不会出现湖泊脚印这种东西,而且那只钻地兽横着冲着所谓的安全区域,也没见它有什么顾忌。

所以蚁军要担心的是,只要在留在这片诡异的地方,就将随时面临不可测,不可抵挡的凶险,与其留在这里等死,为什么不奋力一搏?现在有了无数工蚁兵蚁做代步工具,蚁军整体的机动能力已经提升了数倍,看这天崩地裂的巨大的改变,现在不走,或许很快,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离开的机会了。

其实林风底气的源头是来自灵魂深处的那几位前辈,他开始详细,狼蚁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给自己安排的考验,既然已经通过了考验,想来不会接二连三遭遇更加可怕的考验吧?

若是难度无上限的提升,那就不是考验了,那是赤裸裸的灭杀!

有了这样的判断,林风才敢将远征进行到底。

朝着大山的方向前进,蚁军有着最好辨认的路标,那曾经的湖泊脚印,现今大多已干涸,不过一个个数十里长宽,数百米深浅的大坑,飞蚁斥候在千米高空很容易辨认。

林风的直觉似乎得到了验证,在离开大白的安全区域后头一个月,蚁军格外小心,飞蚁成片的撒出去,连行军速度都放缓下来,不过随后大家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威胁存在,和蚁军搏斗最为激烈的,大多是和狼蚁体型相差无几各类甲虫。

大地的震动持续了一个半月,其后休息了约半年,又开始震,不过这一次,仅持续了五天,由于蚁军距离更近,此次震感更加明显。

此时的蚁军,飞蚁数量已达到两千,最后的五百只,在图木他们的帮助下,大白成功调制出带有酸蚁和自爆性质的飞蚁,各个时期的进食数量和投喂比例,图木他们都详细的记录在案,现在通过精准的投喂配方以及和大白沟通,蚁军正在悄然的更换坐骑。

工蚁的数量有所减少,替换成更强而有力的兵蚁,象蚁,飞蚁等,为了满足大军的远征,新一代的象蚁减轻了可以抵抗冲撞的甲壳,在速度和力量上有所加强,以前一头象蚁拉动一辆辎重车,现在两头象蚁同时拖拽,速度和单兵工蚁相差无几。

所剩不多的单兵工蚁全都换成了更为坚固的黑壳,力量和速度都向着兵蚁靠拢,而兵蚁在刀螂臂和前钳的选择上,蚁军淘汰了前钳兵蚁,选择了刀螂臂,因为在高速冲锋状态下,以劈砍为主,前钳则更为适合捕捉和撕扯猎物,在防御和搬运上有所作用,但与战部配合作战却不合适。

所以前钳的功用更多的调制给了象蚁,象蚁成为搬运和拖车,负载的主要蚁种。

由于在远征


状态提示:第141章 远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