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复秦之大将赵佗>第133章 刘恒称帝

中原大地在经历着激烈的动荡时,突然就平静了下来,各种利益驱使下,使得一种短暂的平衡产生。然而每一次的平静都意味着下一次的爆发,此刻的各个势力,都是暗地里卯足劲,就等着分食某个出局的人。吕氏一族很明显已经算是被大浪淘沙淘去,龟缩于燕地,只可偏安一方。

长安城内,昨夜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不止。而第二天清晨,便有百姓于城东一刻烧焦的槐树发现了一条烧焦的大蛇,并且蛇口中发现绸缎一卷,上有“文帝刘恒,处长安以治万邦”。

一时间挣扎在战乱中的百姓,彻底沸腾了,这群将自己日子好坏寄托在君主英明与否的百姓,时刻渴望着可以出现一位明主。正是这种君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即便是暴君当政,世人也不敢轻易反抗。

对于这些古怪的事情,陈平的解释是高祖斩白蛇起义以取的天下,如今这条黑色大蛇乃是天命传承之意,所以刘恒登基一瞬间就显得名正言顺。

两日后,刘恒匆匆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后元。刘恒的母亲乃是薄姬,按照辈分来看,他确实比自己的侄子更适合当这个皇帝,但是他母亲的出身却决定了他不可能能够在兄弟面前抬头,因为薄姬之前乃是魏王之妃,刘邦为了报魏王背叛之仇,为了侮辱魏王,就临幸了她一次,结果就生下来刘恒。

在一帮元老大臣的万岁声中,刘恒成为了这次动荡的最大赢家,这一年刘恒仅仅是四十岁,可以说假如不是吕后专权,这个帝位绝不会眷顾他。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所有反吕有功之臣,lùn_gōng行赏。封陈平为开国丞相,位列三公。封周勃为兵马大元帅,封武侯。齐王刘襄,灭吕首功,领燕地、齐地、宋地。刘长封赵王、刘建封为卫王。钦此!”

随着新帝的一道圣旨,各自认定的利益格局重新产生。对于刘恒这个汉帝,这帮侄子终究是承认了,毕竟从道义上来讲,叔侄辈分是不可改变的,哪怕刘恒只是有个便宜娘。

……

而此刻上党之地吸引着各个势力的眼光,赵佗已经陈兵于上党城三天有余。上党高地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地方也注定是要上演一场血拼。

赵佗乘着这几天,将上党之地,以及上党城的地图和沙盘一一制作好。这对于战局的分析是大有好处的,上党城地势高相对较高,也就是说秦军此次相当于是仰攻。

五十多年前,秦昭襄王派遣大军进攻上党之地,秦军将士一连苦笑月余,依旧是没能拿下上党,无奈只得将上党之地同韩国分割,使其成为一块飞地。奈何当时上党守军却选择了投降赵国,由此便爆发了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如今赵佗率领着秦军再次来到上党,同样面临着先人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正当赵佗沉思时,嬴华一脸狼狈的走了进来。

“将军,第一次进攻刚爬到一半,便被打下来了,守军的擂木弓箭储备似乎十分充裕。”嬴华拱手道。

赵佗没有丝毫惊慌,这次只不过是自己的试探性进攻而已。上党城的铸造者估计是一个饿死鬼托生,不仅仅在上党城储备了大量的粮草,而准备了不少干货在里面,最厉害的是在这个高地上,硬是打出了两口水井。也就是说赵佗之前用过的断水、火攻、断粮,在这里统统没用。

“传令下去,紧闭营寨,不可贸然出战。还有命人去句町一趟,带着我的这封信去找句町王就行。”

嬴华点了点,接下信后拱手告辞。

上党一战关乎公子意的名声,毕竟这是他接受上天旨意后的第一战,所以比起赵佗,公子意更害怕失败。此刻中军大帐里,公子意正在同一帮人商议该如何攻取上党之地。

“臣以为,上党城城池坚固,寻常攻击难以奏效,听闻赵佗将军手下有一支名为山魁的军队,各个都是能征善战,以一敌百之士。不如让这支部队深夜混入城中,打开城门。”俞涉在大帐中高谈阔论着,这段时间他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公子意的座上客,似乎两个同样心思的人走到了一起。

王布皱了皱眉头,冷冷的说:“上党城若是如此轻巧能拿下,赵佗将军会想不出来?”

“你这话是何意思?”俞涉有些怒意的问道。

……

“哈哈哈哈,赵佗来迟了!”

正当俞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时候,赵佗缓缓走了进来,并且还是披甲持剑走了进来,这自然是赵佗的特权。

“刚刚似乎听俞涉先生谈到山魁部队?”赵佗笑着问道。

俞涉有些惶恐的点了点头说:“没错,将军训练的山魁营将士屡立奇功,这次同样是需要他们劳累些!”

赵佗拱手向公子意行了一个礼,旋即缓缓说道:“公子,山魁将士已经由芈炎将军带领入巴蜀,此时断然不能召回。还请公子下次商议事情之前,务必等本将军到场,以免产生其他误会。”

这次迟到是赵佗故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要听一听到底有多少人,被公子意这个大鼎给吸引。赵佗不是不想复秦,但是复的是秦国,不是秦朝。公子意只能是一个诸侯王。

公子意脸色有些难看,点了点头,示意赵佗继续说下去。

赵佗旋即命令两个侍卫支起地图,指着几个点说:“上党城的视野开阔,这几个点都可以将几周情况一览无余,城内守军尚有十万之巨,所以就算是山魁将士在此,同样是难以做到渗


状态提示:第133章 刘恒称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