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活在大宋>第七十五章:地动山摇

张叔夜找来,专业玩火器的士兵,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搭了一个小茅棚,再扎了几个草人。

准备妥当了之后,火器班的士兵,用火折点然了引线之后,将陶罐炸弹,准确的投进了茅棚内。

炸弹声音,并未如期响起。张叔夜看着赵富贵,赵富贵也不如道,炸弹怎么就不响了,感觉脸上有的下不来台了。

那火器营的士兵,见炸弹这么久了,居然还不想,便要走过去看看。

“等等!”赵富贵喊道:“现在过去太危险了,万一这时候刚好爆炸了,可是会死人的。”

“没事,都这么久了。”张叔夜的话音刚落。

“轰!”的一声巨响,连地面都在颤抖。震耳欲聋,整个小茅棚,被强大的爆炸力,掀到了半空,一团乌黑的浓烟,升腾而起。炸起的沙不泥土,都飞到了方圆十几二十米开外。

离着最近的火器营士兵,都被激射到身上的一极铁钉,射伤了手臂,好在离的不是大近,铁钉只是划破了一道伤口,并不严重。

赵富贵虽然早己有所预料,但也被炸弹的巨响声,震的耳朵都短暂的失聪了。

张叔夜心中巨震,未等浓烟散尽,便往炸弹的中心点跑去。

只见原本的小茅棚,己荡然无存,散落的到处都是,依然还在着火燃烧。

而在小茅棚的地方,却己经被人炸弹,炸出了一个大大的深坑,直经达到两米多,最深的地方,也有近一米多深。

那些被当作活靶子的假人,早已五分五裂,和搭茅棚的材料,混在了一起,还在着火燃烧。

张叔夜的表情,又惊又喜,又感到一阵后怕和庆幸,惊的是炸弹的强大威力,喜的是,一旦朝廷掌握了这种威力的炸弹,大量的生产装备到军队中。

大宋的的军队,面对那些西夏和辽国的铁骑时,将再也不用担心和害怕了。装备了这种威力炸弹的大宋边军,将会是战无不胜的强军。

后怕和庆幸的是,这种威力的炸弹,不是西夏和辽国,最先掌握的。

“大人,你的这一发明和奉献,将会载入史册啊!我张叔夜的名字,恐怕也会因为今天,而在吏册中留下一笔啊!”张叔夜激动的难以自拔的说道。

同一时间,不仅驻扎在东平屯的巡查兵,听到了一声巨响,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动。

粱山城内,也都别去了炸弹爆炸的声音,粱山上的山寨中,也隐隐的听到了爆炸的声响。

只是他们都没有往别的地方去响,只以为是天上打了一下雷而己。

“这玩艺很危险,过几天,你派人到县城去,拉几十个留在军中,防止粱山方面的进攻,本县总感觉,对方很快会坚起反旗,一旦如此,粱山县城就会成为,粱山贼匪们,第一个要攻破的县城,而你们巡检司的驻地,便是粱山县城的第一道防线,不可不防啊!”

张叔夜不明白,赵富贵为何会有此顾虑,但还是说道:“大人尽管放心,下官一定为大人,为梁山县城,守好第一道关。”

赵富贵回到县城之后,便开始抓紧时间,填充制做陶罐炸弹,对于这么危险而又机密的东西,他还是觉得,自己亲力亲为的好。

赵富贵带去了两个陶罐炸弹,只试爆了一个,另一个自然留给了张叔夜了。

赵富贵一走,张叔夜手里拿着这个陶罐炸弹,想了很长时间,最后挥笔写了一封奏章,将这种陶罐爆炸后的威力,是很详细的的说了一遍。

奏章封好之后,张叔夜派了十名亲卫,奉若珍宝的,将这一枚陶罐炸弹,护送进京。

开封城内,大宋皇宫中的垂拱殿内,皇帝赵佶端坐在象征着,天上至高无上的龙椅上,正和大臣们,议论着赵富贵派人送来的奏章。

“皇上!粱山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如果赵县令,有把握离间劝降,分化梁山上的首领,也未尝不可,”高太尉说道。

“至于独龙岗上的祝家庄,那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灭了也就灭了,反正也就是黑吃黑。正如赵县令所奏,完全是宋江之流,肆意妄为的结果,杀了宋江为首的,一些穷凶极恶之徒,就当是平了民奋。

剩下一些武艺高强,又心怀侠义良善之人,能招安过来,便招安了为好,以免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区区一二万毛贼,臣童贯,愿意领兵,直接往粱山,灭了他们。”童贯轻蔑地说道。

“也好,先打他们一顿,再行安抚,也不失为良策。”蔡京说道。

连续两次的生辰冈被劫,蔡京的心里,恨意难消,怒火难平。

“嗯!”赵佶开始做总结发言了。

“那就童爱卿,领兵前去讨伐梁山贼匪,是否招降,童爱卿看情况而论。”

“遵旨,臣保证完成任务。”童贯打心眼里,就没把粱山山的一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

童贯领了圣旨,前去调兵。领了两万兵马,直奔粱山而去。

童贯的兵马,刚出开封,从梁山护送着,陶罐炸弹的十名梁山巡检司士兵,便进了开封城内,直奔皇城。

陶罐炸弹当然不可能,拿着进皇宫的,自有太监接过奏章,送到了皇上上朝的垂拱殿。

皇上赵佶一看,眉头直皱,对大臣们说道:“又是梁山那边送来的奏章,还用上了八百里加急,不过递奏章的,却是粱山巡检司,张叔夜写来的。众位爱卿猜猜看,是不是梁山贼匪,己经竖起了反旗。”

“皇上!你还是快点拆开来看看吧!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地动山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