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重生东汉末年>第二百九十一章 庐山一脉
庐修道,其中应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五老峰虽不及庐山主峰大汉阳峰高,五个山峰也是形象各异,可其雄奇险峻处却是有志一同,便是在以险、奇而知名的庐山,这五老峰之奇、之险,亦要拔得头筹。

所谓移步换景,每每换一个角度,五老峰的形象也各自不同。董奉便依据这五座山峰的形象变化,各研习出了一套指法。这五套指法配合着诡异多变的身法,当真是神出鬼没。常于敌人想不到的角度出招,出手刁钻迅疾,辅以由五座山峰的形象演化而来的身法,贯穿场中,形如鬼魅。

郭斌又问道:“那这‘仙人洞前弄杏花’,指的又是什么呢?”

董杏儿道:“斌哥哥有所不知,这仙人洞中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而成的石窖之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千年不竭,称为一滴泉。爹爹每每修习内功,便要去这仙人洞中闭关,饿了便吃点儿杏子和枣子,渴了便掬一抔清泉,在这洞中一呆就是月余。”

郭斌听了,奇道:“董老前辈闭关,便留杏儿你一人在山中不成?”

董杏儿道:“对啊,没了爹爹在一旁聒噪,我自与山中灵猿玩耍,好不快活。”

郭斌恍然,道:“怪不得昨日咱们进谷之时,便听到猿声不住,却原来是与你这久别的故人打招呼呢?”

董杏儿俏皮一笑,道:“我总会背着爹爹给这些灵猿杏子吃,每当它们受了伤,还会拿了草药给它们裹伤,这许久不见,自然是要想我的了。”

郭斌嘿然一笑,道:“难道这一滴泉,又是什么功夫的名字?”

董杏儿洋洋自得,道:“自然如此,爹爹每次修习内家功夫时,看洞中两道清泉潺潺而下汇入石窖之中,便仿若人体内一阴一阳两道气汇合而入丹田一般,遂依着道家内功的法门独创了一套内功心法,便叫做一滴泉。”

郭斌听了,愈加佩服震惊于董奉于武学上的造诣。

要说海云掌法亦或者是五老峰指这两套武学,是招式上的创造。虽绝非简单易成,却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凡是习武之人,打架打得多了,谁都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所谓的风格,便是将已经习得的套路在不同的战场环境下使出来,这何尝不是某种形式上的创造呢?

而似海云掌法或者五老峰指这样武学的创造,亦绝非武学大宗师的独有特权。凡是习武之人,都可自创武学,只是所创武学威力如何,是否为后人认同和追捧罢了。岂不见,即便是在村头大街上拿着木棍玩耍的顽童,口里亦嚷嚷着“降龙十八掌”这样惊世骇俗的武学名字?便是韦小宝,也可创出诸如“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这样的“武学”来。

这就与游泳相仿,后世较为主流的泳姿,主要有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四种,这四种游泳方式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是除了这四种显得颇“高大上”的泳姿之外,何尝没有狗刨?便是世界冠军,紧急时刻便用不得狗刨来挣扎搏命了么?

因此,董奉能创出如海云掌法、五老峰指这样的高深武学,自然是厉害得紧,可是能创出高深内家功夫,却是更加不简单了。这非得有极高深的武学修为,需要丰富的经验,更要将内劲运行、聚集、发动等方式一一研究得极透彻,方可成功。据郭斌所知,如今尚活在世上的高手,能够自创内家气功的,除了董奉,也就只华佗一人而已,便是童渊,亦是稍逊一筹。

童渊枪法入神,却毕竟是外家功夫,多为沙场征战所用。可外家功夫若能练到他这般境界,便亦可一力降十会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一章 庐山一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