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11章 连收两大名将(三千字大章)

魏延连一万人都没有,拿什么跟蜀汉的数万兵力抗衡?

所以,魏延此时根本没有实力与蜀汉抗衡。

其四: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蜀汉名将,魏延不可能蠢到都要造反了,还不事先统一手下将士的思想,搞好战前动员。

《三国志·魏延传》中说,魏延一路南奔,先到了南谷口,在那里据守。

杨仪手下的一个将领何平对魏延的人说,丞相刚死,尸骨未寒,您们怎么就敢这样呢?

魏延手下的将士就仅仅听了何平这一句话,觉得非常羞愧,一哄而散,就剩魏延和他的几个儿子瓜兮兮的在那儿站起。

如果说魏延要造反,又不事先统一好手下将士的思想,岂不是显得魏延很智障吗?所以魏延的本意并不是想造反。

其五:

魏延的行军路线不符合造反的逻辑,这也是证明魏延没有谋反的最有力的证据。

以魏延的军事才干,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凭他手中那几根葱几头蒜,想要造反岂不是天方夜谭。

那他为什么要造反了还往南而不往北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魏延不是谋反。

因为往南跑,魏延只会让自己腹背受敌,成为翁中之鳖,而往北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魏延本来就在抗曹的最前线,北投魏无疑是最好的反叛选择,况且北魏一向厚待敌国有能力的降将,张绣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绣杀了曹操最喜欢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而曹操在张绣投降以后,给了张绣比曹操当时所有将领都优厚的待遇,张绣是当时曹操手下唯一一个食邑满千户(总共两千户)的将领,其他所有将领,包括张辽、夏侯渊、荀彧等都只有几百户。

像魏延这种不可多得的猛将,投降曹魏,必定会得到十分优厚的待遇。

所以魏延即使是要谋反,也应该往北而不是往南。

陈寿都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善,冀时以代亮”。

也就是说,魏延本意是要杀杨仪,和杨仪争夺诸葛亮的位置,这很明显就不能被定义为谋反!

言归正传——

刘辩听到魏延肯定的话音,当即上前搀扶,笑道:“孤听过你的名字,嗯,很好!今后就跟着孤吧!”

“谢主公!”魏延被刘辩扶起。

魏延曾在别处从军,只是个人信息上没有注明,唯恐刘辩不喜欢他这样的兵。

结果,令魏延非常意外,刘辩真的如百姓口中说的那样,爱民如子,礼贤下士。

正如眼下,刘辩曾经可是皇帝陛下,如今还是弘农王,掌管诺大的荆州、益州数百万军民。

此刻,竟会为他魏延这个小小的士卒,不惜自降身份。

魏延对此,心中十分感动。

不多时,另一位精兵也被卫士带了来。

很快,那位精兵进入帐中,屈膝下跪,拱手作揖道:“小的文聘,见过主公,见过军师!”

来人话音落下,竟向刘辩诚心叩首。

是的,韩世忠举荐之人,正是历史上刘表的大将文聘,曹魏名将!

刘表死后,刘琮降曹,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

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

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

“你就是文聘?嗯,韩世忠举荐之人,必定错不了!以后就与魏延留在孤的身边,哈哈哈……”刘辩大笑着,上前将其搀扶。

文聘刚被刘辩扶起,看了一眼身边的魏延,接着两人再次向刘辩屈膝跪拜。


状态提示:第411章 连收两大名将(三千字大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