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穿越重生>田园大唐>第八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策读出来
乡死在逃荒的路上。

现在却是受灾了,家中在官府有登记,哪怕是你家有头牛死掉,朝廷都赔你一头新的,你说你房子倒塌,好办。等灾害过去,给你修新的房子,如果是干旱。由官府给你安排到其他地方做工。绝对不让你独自承受灾害的痛苦。

这都是天大的功劳,上数历代,哪个皇帝做到了?哪个皇帝敢说、敢想?惟有朕。只有朕的开元时代。

“陛下所言不错。”工部尚书张忠出列:“我朝别看政通人和,但弊端仍在,张节度使和王副节度使虽然做了许多事情,比如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治,而且还全是国家福利,无须百姓花钱。但却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利于国家稳定的事情,而且已到关键时期,不可不查,不可不决。”

张忠话说出来,有部分人开始撇嘴。腹诽不已,你说你张忠装什么大尾巴狼,还张节度使和王副节度使,好像你跟他们不熟似的,你不站出来显摆。直接说你儿子跟儿媳妇你能死呀?

真不要脸,实在是不知羞耻,你用你有个好儿子和好儿媳妇的事实来打击别人,你良心何在?还顾不顾同僚之情谊?

腹诽归腹诽,这口气得忍着,否则出言得罪。到时候报复来的会很快,估计最先出手的一定是人家另外的儿女。

源乾曜被皇上和工部尚书同时挤兑,脸是不是很好看,低头考虑考虑,说道:“要说弊端也有,却不大,由于国家福利提高,使一小部分人变懒了,尤其是婴幼儿归朝廷出钱抚养的政策,让各别男人开始不事劳作。”

“还有吗?”李隆基又问。

“有。”源乾曜笃定地说道:“还有各别在此好时候心思活络的人,他们赚到钱之后,一时间不会花,大量购买奢侈品,又与其他人比富,人之交往常用钱财来衡量高低,拥财自傲,有引其他人攀比之象。”

说完,源乾曜可能是认为自己承认和刚才的错误,所以又辩解道:“然,此乃人之常情,且,有钱人购买大量奢侈品,有助于朝廷国库收入增加,可促进旁边攀比之心从而努力,按理,其三代之后,或归于平和。”

“按理,按理现在再不马上解决,不需要等三代,此一代必让国家动荡,人心不稳,万事皆以钱论,到时这天下是人的天下还是钱的天下?只知性知食的那是牲口,钱可买性,也可买食,还能购衣修屋,有钱什么都能做了,还要不要lún_lǐ道德?如失人之温情而只余钱财,此国家朕不要也罢。”

李隆基愤愤地说道,最后的时候已经开始使劲拍扶手。

“陛下息怒。”群臣很有默契地同声相劝。

源乾曜更是哆嗦了一下,跪伏在地,说道:“臣之罪,不曾思虑深远,多有不察。”

李隆基摆摆手:“卿起来,不怪你,朕当初同样如此,谁能想到在繁华的背后还有这等隐患存在?是小宝和鹃鹃一遍遍与朕说,一次次分析,朕才明白,原来天下事冥冥难测。

他二人本事怎样相信卿等俱知,遇滔天之灾,他二人携手顽强所对;遇兵祸,他二人笑言不断,挥手即解;说钱财不足,他二人寥指江山,点石成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朕没见他二人怕过,至于你们的弹劾,对他二人来说,乃玩笑尔。

但每每说起今日说议之事,他二人必面现严肃,偶露惶惶之色,与朕言语间多有叹息,无不说明,此事对二人造成的压力远远大于前几者,其几者之和都不如此一事严重。

这还不够吗?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在一片繁华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东西,让他二人怕成这样?你们觉得天下还有什么事情可让他们惶恐?”

李隆基的话音落下,含元殿上不停地响起吸气的声音,暖暖的阳光照耀之下,群臣一阵阵感到身体发冷。

他们一直都知道张小宝和王鹃强,那是一种浸透在灵魂中的强,从来不见他们怕过什么,任何的困难到他们的面前都可随手而解。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间懂格物,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不管是农耕匠事还是买卖行商,为官能行政布化,为将则开疆拓土,战物不胜、攻无不克,几乎就是无敌了。

这样的人居然也会害怕,能让他们害怕的事情,别人谁敢不害怕?可是现在明明看上去很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怎就把他们吓成这样。

“永诚兄,不知你可晓得?”宰相宋璟出声询问。他问的是张忠,人家毕竟是张小宝的父亲,想来平时接触的多。

别人的目光同时转移到张忠的身上。

张忠考虑考虑。郑重地说道:“小宝和鹃鹃曾有言,我大唐不怕灾祸,灾祸,无非重建家园,也不怕刀兵,战起便以命相搏,只要民心相向,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他们怕的是人心涣散。仕不为其政,而以公谋私;农不耕其田。而夺工之职;工不学其精,而以次充好;商不通其货,而囤积炒价;师不正其表,而因利选生;医不承其德,而由钱分患。

一旦现在不控制住。到那时再想改变,难啦,到时候从谁开始动手?难道还能杀尽天下人?需要用多少年的时间去转变已经失去了精神支柱的民族?用什么手段可以挽回原本拥有的灵魂?

那样的国家不是文明,是金钱的奴隶。所以小宝和鹃鹃一直为此事操心,他们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好平衡点,而此刻。就需要诸位一同帮忙把这个点先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策读出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